2015-07-03

時值今日,有誰還想成立一家書店?

時值今日,有誰還想成立一家書店?

實體書商在市場上面臨的各種困境是不會變少的,這是你我都知道的事。就算如此,仍有許多人奮不顧身想要成立獨立書店,自行打點店內大小事務。博拉曼出版社發行人克勞斯.博拉曼(Klaus-W. Bramann)的另一個身份是零售書店企管顧問。本週週日專欄由他主談:一個人在今天要成為ㄧ家書店的創始人,這人的創店理念、書店專案計劃、以及目標設定要具備哪方面的定位認知。

上個月,我在Libri創業研習營上課,認識有意創業的學員大約150人。其中有一位就認為,他是以高規格看待自己開的獨立書店,因此我在課堂上就不會說特殊案例。在這些與會學員中,一部份人的年齡還算年輕,有些人已年過半百。這些人基於不同的機緣前來參加Libri創業研討會,自備創業款各有多寡,彼此對以圖書創業抱持的期待與看法差距也大,至於創業人要在哪個特定點開店,說不出所以然,可以肯定的是,在某個省份開店,就像在某個城市的某個區域開店一般,對他們而言,這兩者的吸引力都是一樣,只要是那個地方舒適到足以安定下來。

用餐時間,來自別業的創業學員也來了。過去這段期間,我花了不少的精神與(前)同事加強聯繫,他們都是圖書市場上的重量級大咖,與他們連繫是想當然爾的事。他們在為書店事業體進行縮編計劃,而引發裁員風波成為受人矚目的新聞。

所有與會學員都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報名創業研習營。而且,他們知道ㄧ間上軌道的書店,只有在良好的硬體配備下,將行銷基礎知識活用出來,在市場上,仍然還要採取激進的行銷策略企業方能生存。創新點子隨手拈來是稀鬆平常之事,何況花招百出。然而取決得勝的關鍵常常在於,書店業務運轉的要夠「圓滑」,店主經營店面的作風與他的經營計劃要一致。

收購的書店買貴了該怎麼辦?

收購書店目前正是時候,唯有極優異的創意表現才會在競爭的開始就拉大優勢的勝算,不過,事實上,書市上有利可圖的「收購對象」並不多見。許多企業主將公司市場值估的太高,以至要求的收購價碼是創業人付不起的,這種情況,無法達成合理交易就時有所聞。書店業者在物色接手人選時,該怎麼找到有意創業的人?我相信,許多收購人與創業人彼此的期待是:建構一個數據庫,內部記載的資料是名符其實的真實數據。直到這個以謀合用途的資料庫被建構完成,最先使用它的人會是德國出版書商協會各邦分會,及其商業據點相關人等。

外資的潛在危機

基本上,資金不足本來就是創業者的大麻煩,而且這個問題存在很久。這中間的關聯性被我公開談論過(當然,別位企管顧問也是如此)。然而基於創業人要把書店開在哪裡,是在什麼地段,以及書店專案執行計劃的認知得知,他們對創業合理的期待已然成形,從外資八年來留下的紀錄反觀企業內部的獲利,我鼓勵圖書業新人要勇於自行創業。若是有哪個人問我:「什麼時候您到我這裡談創業之事,才是時機成熟?」多年來,我的回答都是一樣:「就在您簽下店面租賃契約之前,就來找我談談,您打算在這個經營據點怎麼實現您經營在地書店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