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6

克莉絲汀娜.舒特評論:從閱讀型態破產案看到......

閱讀型態整頓書店的過程有按照計劃行事嗎?

閱讀型態連鎖書店向法院登記破產了。許多人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從閱讀型態收購萬象一開始的混亂就讓人捏把冷汗。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編輯克莉絲汀娜.舒特(Christina Schulte)就閱讀型態到法院登記破產案提出以下評論:

圖書業幾乎沒人聽過這號人物:閱讀型態持有人陸迪格.溫可,和他也沒什麼往來,就連他的員工也不見得看得到他。今年二月溫可自德格勒(Doerge)國際投資集團(註:萬象大股東)收購67家分店約400名員工,是有意藉由執行新策略將虧損的書店拉向光明。

當初溫可收購萬象的資本從何而來,沒人說的清。照當時情況,比較說的過去的另一種說法是,匯這筆款給他的業者是德格勒,讓他以壞人角色涉入萬象收購談判。從他在閱讀型態上演一場破產清算戲碼成為某些人士評論話題看到,您說的話也許有道理。過去幾個月之間,溫可孤注一擲冒險參股被人著寫成書。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本投資雙面策略報告書(書名:「從投資人在魏瑪談話的視野看到兩手策略」)。對此,人們也可以這麼解讀,這本報告書是從「你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而來。一家優質的書店應該是以最便宜的租金,較為有利的進貨條件,低廉的人事成本構成,這套說法在商場上被說的如此順理成章還沒怎麼看到,反倒讓人看到接二連三的關店,將店面轉售給圖書業不怎麼熟悉的企管顧問公司 Niemann,而員工就成為企業變動中受到最大衝擊的人,現在,他們再一次歷經沒犯什麼錯的情況下被扯入企業破產的泥淖中。這是怎麼了?閱讀型態員工並沒有收到任何通知,反而在短時間內就被解雇,盤整清理小組進駐店面,從現在起立即清空,透過某個名義將店面租給一歐元商店…… 這段期間,閱讀型態的55家連鎖分店就在這種方式下瞬間瓦解。

解讀閱讀型態破產事件卻不能斷章取義,這裡,萬象與它是坐在同一條船上,就算萬象將書店出售與它劃清界線。彼此之間的商業關係被纏繞的還是太緊。據了瞭,閱讀型態租用店面的合約仍握在奧古斯堡總部萬象管理人手上,萬象零售部仍然供應商品給閱讀型態……。

值得令人玩味的地方也在於,是否德格勒過去是以小股東權益在參與閱讀型態事務,目前萬象委任破產律師安德.蓋維茲(Arndt Geiwitz)與債權人仍持有萬象四成股份。萬象大股東對他的投資堅決保持沈默 ─ 不想就此善罷干休而罷手。現在,閱讀型態才要委託破產律師接手處理這起破產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