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9

編輯這一行:夢幻中的「泡影」

編輯這一行:夢幻中的「泡影」

究竟「編輯」工作的本質是什麼?您不妨就到德語文學論壇走一走吧,在那,很快就會發現,每兩位與會人士就有一位夢想自己能夠成為催生文學作品上市的幕後推手。至少,這是德語系學生踏入職場最起碼的自我期待。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編輯莎賓娜.史威特 (Sabine Schwietert) 提出評論:

能將自己拉到與享譽文壇作家共事,一同將文學作品推出上市。對剛出道的年輕人而言,當然有權「憧憬」未來。不過,一些在編輯圈待過的老手都很清楚,編輯工作的背後隱藏的是什麼樣的組織與管理溝通的瑣碎雜務,這可是一點都不好玩哪!在無奇不有的書市裡,散文的比例可真是少的可憐,這可還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食譜與園藝書系的規劃同樣也得靠編輯的巧思來完成,不過讓人感到遺憾的是,編輯角色,現在已漸漸從作者的夥伴關係變成製作內容的經理人,常常變成他們叫苦連天的「歐買尬」。這,對產品內容來說可不是好事呢!「書」─ 在整個管理協作架構上,「文字」編校工作未能獲得應有的重視,這種不置可否的業內印象竟然成為圈內常態。

根據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編輯的社會標籤 ─ 女性、四十初頭、受過高等教育,工作付出與薪支不成比例、習慣加班,年尾時,讓她繳出二十一份完稿,送到印刷廠、等待書籍如期上市。雖然編輯與作家保持良好互動的關係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請問隱藏在保持良好互動的工作「定義」究竟是什麼?卻沒有人說的清。於是,「文字」編校反而淪為出版工作中的次要情事。

現實世界做一場「文學夢」,竟有越來越多的受訪編輯認為 ─ 喲,這一行幾乎有如夢幻中的「泡影」。那麼,還是回到現實來吧!歡迎您!

內文引用編輯研究報告,刋載在德國出版書商週刊 30 期,第 2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