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9

《禁書圖書館》喚起納粹黨徒害怕記得的哪些事?

畫報《禁書圖書館》與協會【請注意,以書之名!】

日前,德國圖書業主辦單位以【請注意,以書之名!】作為圖書造勢的標題,在聯邦各地發動廣泛的文宣攻勢;至於畫報藉由德國納粹焚書八十週年紀念日的緣由,與協會合作發行特別版套書《禁書圖書館》。

《禁書圖書館》套書書目計有十本。八十年前,這些書被德國當時納粹政府列為查禁的「黑名單」,慘遭公然焚燒命運。畫報預計自五月十日起,《禁書圖書館》在實體書店正式對外販售。全套定價:75歐元;單本定價:9,99歐元。

德國出版書商協會總經理亞歷山大.思基皮斯(Alexander Skipis)表示:「納粹黨在德國過去的歷史上曾主導過焚書運動,時值今日,我們身為圖書業領導人,有義務為圖書紀念過去這段慘痛的心酸史,這是圖書界理當應盡的義務。圖書是人類記憶的文字結晶。圖書若是改變人們的思想,進而就會為改變社群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位發起【請注意,以書之名!】造勢行動的領導人進一步說明:圖書本是人類表達思想力的一種形式,它讓決策人透過閱讀圖書的內容,而瞭解它之所以感到不安的理由何在。他指出:「我們在圖書界發動這場造勢活動,把目標放在書本特別要彰顯的要意上,把來自幻想的力量與思想的這股力量是放在同等形式下作出解讀。」;「八十年前,德國圖書曾歷經焚書的悲慘命運。今年,協會以【請注意,以書之名!】為題,在德國全境為圖書造勢,畫報選在五月十日這個特別紀念日,為圖書發行特別版《禁書圖書館》,我因此感到十分欣慰。德國歷史上,當時受到納粹黨徒污名化的圖書,真相大白的事實卻是:納粹黨徒害怕去記起那些被查禁的書,書的作者皆是擁有廣大讀者群的背景。

威廉.泰爾(Willem A. Tell)是畫報主編小組會員:我們因為發行這套《禁書圖書館》,這就足以令我們憶想到當時,這些偉大作者的思想及其著作,遠較納粹獨裁份子為所欲為的行徑還要更加的深遠。《禁書圖書館》面世的同時,它也帶有警世的意味,語言與文學的自由度,並非理所當然,而是這得常常不斷就自由新觀點而進行抗衛。今日的社群是處在多媒體主導的時代,於是,我們就不該讓圖書對社群造成影響的重要性,視而不見。基於這曾考量,我們協會就尤其看重,畫報選在納粹焚書的這個紀念日在市場發行這套特別版,將這套書視作圖書力量的象徵,並讓它擁有廣泛的讀者群。

安娜.玫特.諾科(Anne-Mette Noack)是協會市場部門主管,她也是雙方這次合作的發起人,她表示:「我們在『請注意,以書之名!』行動框架下所進行的種種合作,把文宣造勢主題全部專注在圖書在地交易上。因此,畫報把文宣火力集中在實體書店的商業交易,這是讓我感到特別高興的事。

《禁書圖書館》書目簡介(暫譯)

庫爾特·圖霍夫斯基(Kurt Tucholsky):德國,與德國有關的一切事
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戰後
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情感的迷網
約瑟夫·羅特(Joseph Roth):西尤柏
顧斯塔·美林科(Gustav Meyrink):魔像
利翁·福伊希特萬格(Lion Feuchtwanger):猶太教的甜密
艾格恩·艾爾文·基許(Egon Erwin Kisch):美國天堂
艾力奇·凱斯能爾(Erich Kästner):一位衛道者的故事
貝爾托·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三文錢的歌劇
亨利希·曼(Heinrich Mann):臣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