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邊做市調,那邊簽合約 ── 這就是法蘭克福書展前後五天輪番上演的劇碼。法蘭克福書展主辦單位要求參展者與專業參訪人拿出最高規格的績效。這些人來到書展跑馬拉松,是朝著未來方向跑去時,他們是怎麼讓自己跟上未來腳步的呢?對此,boesenblatt.net作出調查,鞋子是踏在哪裡?而誰又臨陣脫逃了呢?
克勞絲.可沃科(Klaus Kowalke),德國凱姆尼茲市(Chemnitz)雷欣零售書店與商貿社(Lessing)業主
文學展現出的多元面貌與它的品質,就是一家書店的A與O。圖書貿易走出一條誠實道路,這個意思就是指把文學品質的標準不斷向上提昇。小型零售書店不會期待自己的未來是跑在一條林蔭大道上,這方面有的是連鎖書店與網際網路。在書展舉辦期間,零售業主要走在一條誠實道路上,就只有穿著一雙好鞋,才會走的穩。(與西裝或牛仔褲搭配得宜的皮鞋,要選棕色的,除了穿的舒服外,還得給人一派的優雅)。對我來說,我在零售店裡,一站就是十小時,反正我也習慣了……

今年,我先讓自己退一步,就是讓自己緩和一下,書展前夕,反正我就感冒了啊。我在沙發、床上,書桌之間猛烈咳著嗽,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讓我把報紙給好好讀了個透。報上週日專欄讓人看得還挺來緣的,Saint Laurent現在又把少女高跟鞋的細跟高度又給再度向下壓低;新鞋款的高度決計不會超過三到四公分。至於若要說到書本厚度的話,自然該是任由它厚著些,要是三、四公分的話,顯然還是薄了些,這還不都是有人想要為書發展出週邊商機的唄!若是單單只是提到電子書的話,雖然它在weissbooks.w的量數是每年乖乖地抬高一公分,卻還無法攀上任何一座高峰。
我總是喜歡讓自己光著腳丫。要是這樣的話,這我可就得延到別年的書展上,最好,讓我這會就光著腳丫子踏在瑞士的Monte Verità(德譯:真相山丘)上。說來,我們社上的書就在那座山丘出版的,好比說,克里斯提安.科拉賀特(Christian Kracht) 的《帝國》就是,不然就是透過別的英雄好漢背棄任何一個時代號稱文明的小說。讓我們藉此來把賣書的進帳給拉高到恨天高的美好高度,讓我們能夠舒適的踩在上面頭,看到我們要走向的未來。
光著腳、或踩著恨天高:這就是我在緊緊跟住未來腳步時,最喜歡踩的步伐。未來藍圖,很有可能就築基在鄉下,不在柏林,是畫在真相地板上,不是踩在十七公分高的恨天高上,畫出華而不實的願景。

我每天都有幾雙鞋來換著穿,首先是穿比較新款的鞋,然後就是穿舊一點的鞋,後來就穿大一號的便鞋……,可就是沒想到要穿高跟鞋!這要說起來,我常常愛穿的還是那種帶有著地力的鞋,而且還要能夠讓我的腳穩穩地穿著它走。
提示一下:我把剪裁合宜貼身的細緻絲襪微微浸濕後,冰鎮在迷你吧抬上,冰凍櫃裡的冷凍袋子裡。到了晚上我就把這件絲襪拿出來小露一下。喔唷,ㄧ股透心涼的奇妙滋味就這麼從大腿、趾縫間竄了上來,我的腳就又這麼古溜地縮回到鞋子的原來尺寸……。
我旅行時,帶的鞋子不多。對我來說,儘管拖著行李走是件挺煩人的事,到底說來,書展上,我還是會穿到幾款不同的好鞋。我想,一雙就穿在我的腳上,另外三雙就放在行李內。我的運氣真好,從科隆到法蘭克福之間的旅程,算不上要讓我這麼大費週章。
走起路來,我是踏著那種會讓人注意的步伐,我寧可把三步當兩步來快速行走,腳步聲響霹里啪拉不說(可惜是這樣了啊),而且步伐走的還很堅定。同仁一聽到這聲音,就知道是我來了。啊呀,這肯定不是小仙女……
所以囉,就在人群逐漸蜂湧到書展時,這陣容對我來說,可也是一種挑戰,於是我就為自己尋找一份自由空間,以至讓我在繞彎路的行速上,與追求目標的使然性,不至變成自己的一項缺點。對我來說,我在書展上的所有交談都能在走路行進間發生。跑步、思考、加上談話,這配合的還真有夠讚……

至於要穿什麼晚禮服出場,我還不是這麼肯定,因為出席黑森邦影片獎穿的服裝,說的確切一點,要穿什麼樣的「晚禮服」出場,還沒拿定主意。我若是穿上晚禮服,倒是也喜歡穿那種帶有高度的鞋子。十公分還嚇不到我。到底這也是要有什麼值得慶祝的盛會,才會讓人看得到的嘛!做實驗就是這麼棒的事!
不管我是穿自己最愛的靴子,還是踩著細跟高跟鞋、或穿著有著粉紅細跟的Margiela鞋跟都好!這些都是我的一份記憶:《幽靈之旅》的這本有聲書,讓瑪麗.波兒(Marie Pohl)好不容易在東邊之村給收錄到曼哈頓的一件拍賣品。
愛達.芬許(Edda Fensch),Ch. Links出版社負責文宣活動
第一個問題是:我在跟上未來腳步時,這是要跟到哪裡去、或我這是要跟上誰的腳步?最後,人們在跟上未來腳步時,也會從中走錯了路。這要是能釐清的話,對的鞋就能穿出來見人。我為書展準備了三雙鞋,每一年還會另外準備一雙大兩號的便鞋。等到書展舉行到第三天,這雙鞋就能讓我派上用場。這一次我把七里數位魔法靴也帶了來,還好它秤起來並不重,我卻能穿著它,走出優雅的韻律感。這麼一來,這老是得讓我要喘口氣,讓我喜歡趁著空檔穿回我那雙舒服合腳的黑色舊鞋子。

我不但沒有一雙大腳,也不怎麼喜歡在圖書業吹泡泡,反而比較喜歡溜到一邊去!否則的話,我就會跟著幸運小子Luke後面,試著比自己的影子跑的還快些,這就築出安全感與超越對手了啊。

布魯妮.提梅耶爾(Bruni Thiemeyer),Matthaes出版社女主管
書展舉辦期間,大多時候我都是走在國際館場的半路上,心裡常常是抱著一種想要發掘德國餐飲界所期待下的傑出食譜。走到八號展覽館的這趟路途可不算短啊。所以我常常是在行李箱內放好四雙鞋以備不時之需,這些鞋的鞋跟起碼都有六到八公分的高度,說來,這還不都是我才只有一百六十六公分高呢。我知道自己要是一整天這麼穿下來,到了晚上,我的腳肯定要慘兮兮,不過,要是穿著勃肯鞋在展館上滿場跑,這怎麼行!那好吧,我就在展覽攤位放著一雙能在任何場合都不失禮的黑軟鞋,好讓我在白天的時候,也能替換著穿。為了讓這顆星球的各類書籍動起來,我樂的安排三個工作日,星期三到星期五,在書展為此忙碌奔波。我非常注意圖書數位化的發展可能性,雖然如此,我們認為,Matthaes是一家以餐飲專業自居的出版社,這就要在食材用料的物質觸覺上,有特別的非常認知。在數位世界裡,許多時候,很多事都是稍縱即逝,相反的,我們社上的專業書是散發出星星級廚房的價值感與感性的光輝。
丹妮拉.史坦娜 (Daniela Steiner),Carlsen出版社版權部主管
我為期五天的書展放進七雙鞋到行李內(這一回我只帶經常穿的鞋)。我保證我會穿到的鞋,就只有三雙,就像每次書展一般!當然,我們這些版權小姐不用像我們那位可憐的編輯同事,要在展館上四處奔波。出版社的夥伴會找上我們的攤位。我若是穿「對」了鞋,除了可以提振士氣外,與客戶談到難談的版權案時,我還能「站的穩」。

一雙鞋走透透!每天一雙鞋,在展覽攤上從頭到尾都穿著它,穿著它穿越展覽館,跟人坐著交談時穿它,就連晚上跳舞也還是穿著它。圖書藝術基金會(Stiftung Buchkunst)在Halle 4.1 Q17展館展出評選獲勝的藝術書就是這樣,就連「書展二手鞋」都能從造型,設計概念與加工修飾上表現如此之精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