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8

VdÜ支持德國青少年文學獎走向國際路線

用國家的角度去框限德語青少年文學獎,是獎項的一道致命傷

德語文學翻譯協會(VdÜ)有意維護德國青少年文學獎與國際接軌。協會主席恩立奇.史密特.亨克兒(Hinrich Schmidt-Henkel)指出,「用國家的角度去框限德語青少年文學獎,這種做法不僅不合時宜,對於這座獎項也是一道致命傷。」

德語文學翻譯協會立場聲明

史密特.亨克兒指出,德國青少年文學獎(Deutsche Jugendliteraturpreis)要讓兒童與青少年作品具有它的整體廣泛度,而我們協會為這類文學所從事的翻譯,對於這個獎項來說,不論是德語原著,亦或譯為德語的譯作,都是有它正面的重要意義。「用國家的角度去框限德語青少年文學獎,這種做法不僅不合時宜。對於這座獎項也是一道致命傷。為翻譯作品專設一個獎項難以作出平衡。」

德語兒童與青少年讀物作者與插畫家在致給德國聯邦家庭事務、老年、婦女及青年部部長克里斯蒂娜.施洛德(Kristina Schröde)的一封公開信中要求(未來,德國青少年文學獎只能將德語原著納入頒獎的評選考量;至於譯文作品,要求為它另設一座獎項,參考原文)。對此,女性譯人與作者海可.布蘭德(Heike Brandt)提出回應,VdÜ董事會作出以下的後續補述:

具名簽署這封公開信的發起人,在信中所抱怨的陳述,就我的理解來看,顯然思考的不夠深入透徹。她們之所以抱怨缺乏主辦單位的關注力,尤其是把立眼點放在,德國生產與銷售兒童與青少年讀物,數量是一年比一年的增加(2012年,這就超過八千種書目)。從這類產品的供應面來看,不僅數量浩繁到難以讓人一目瞭然,在為兒童與青少年出版的書籍當中,有許多的書與文學之間的關連性極少,而德國青少年文學獎評審委員小組(DJLP)也不會把它列入獎項評選的考量,可是這些書在市場上卻是有亮眼的銷售成績,能夠帶來豐厚的收入,只是這些書並沒有參與所有的商業交易。這肯定是個問題,那麼,身為國家獎項責屬單位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造成這類出版品大量生產的ㄧ個理由,來自對「國際學生能力評估的震驚」。德國兒童與青少年在閱讀上的能力不足,自從這項數據披露後,於是推廣閱讀就成為國家研擬的重點議題,這方面仍有許多值得努力的地方,為此,許多公立與私立(基金會)編列大量經費,展開推動閱讀相關計劃的研究發展,而貼上推廣閱讀標籤的大量書籍也跟著發行到市場。那麼,孩子的閱讀品質到底該怎麼作出解釋?也就是我們能夠/應該讓孩子有什麼樣的閱讀品質?可惜,在這方面的研究可謂是非常之少。

不過參與生產大量童書與青少年讀物的人,並非只是出版社,而是還有那些在為出版社經營這塊大眾市場的德語作者群。他們基於「市場理由」而別上英文筆名,或者是在為系列作品而寫作,「閱讀糧食」,第ㄧ篇閱讀文稿,少男與少女小說,而讓自己跟出版社簽下委託合約書(就像五零年代一般),而生出強迫覺受,他們因此把這當做是自己怨聲載道的題材,而讓文學就沒有了機會,不僅書店女性店員沒有,女性購物者也是一樣沒有了機會,她們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是。而女性譯人自然也是同樣參與這樣的過程。

這終究是關係到商業與文化之間的衝突,市場根本就不會去問,童書與青少年書到底是譯文本,亦或德語原著。而出版社樂於將「已完成作品」丟到市場上,看它能否經得起考驗。要回過頭去追溯受審書目的批評,這不是DJLP要調正的事,而是這要看出版社的市場導向在哪,這自有它的道理,也就是稱它為「混合計算法」,把比較難銷(指的比較是「高度嚴謹」)的書目(不論是否翻譯作品都無妨)就讓市場銷售流量快速的大眾產品來承擔。這個意思是說,每一位女性作者若想在這個國家發行一本高格調的嚴謹著作,倘若他或她要賴以寫作為生的話,就得同時寫本媚俗小說。而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在女性譯人。何況,這並非是讓任何一座國家獎項為此定奪,而是這是市場的「自由度」,也就是說,是由我們的經濟體系來取決它。

值得慶幸的是,DJLP,頒發的獎項並非是為了因應女性作者們的要求,而是要讓兒童與青少年對於傑出的(世界)文學作品生起注意,於是上面形容兒童與青少年市場的情形,就成為一次非比尋常的重要任務。有時候DJLP評審員作出的決定,許多人對此無法認同,這是出於事情的自然本性,這除了有一般通用的規則,也有來自於私人因素,有因應時代精神,也有礙於政治上的考量,當然評審員在為文學評分時,自己著重的標準也是。不過若說這對翻譯的女性作者們因此而獲得獎項的機會就比較濃厚,這就是一種誤判、或者也能說是一種低估,這就好像是說,評審員受到從市場席捲而來的這股大潮影響,以至他們對德語原文書目未能多加注意。我在這裡幫大家回憶一下:每年從外界寄去送審的書目,總共約在5-600本之間。倘若送審的原文德語書目並未獲得提名,它就不會獲得獎項,這時就暫時不該還有後續的說法,指稱該未獲提名的書與評審會員的品質要求不符。

具名簽署倡議信的發起人回絕所有的指控,他們在信中關切的訴求只在於,為了擺脫不受歡迎的競爭者,以利於自己去獨用餵食機,以此獲得一座由德國納稅人出錢支助的國家獎項。他們要以老天爺之名,儘管並不想在翻譯文學與非翻譯文學之間挑起競爭,可是他們肯定是知道,德國的兒童與青少年無論如何需要閱讀由德文所寫的讀物,而且這樣的需求還會是越來越多 ── 而有部份的理由是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

讓人能夠確定的是,DJLP基金會在六零年代對於當時的外來文化,採取勢在必行的開放政策,如今相較於當時,這樣的開放不再必要,只因這早就是由另一套行為模式在主導,與真實性完全脫勾,而這就生出恐佈的反歷史思維。舉例來說,「在戰爭之前,那時候的青少年文學充滿著強烈意識思維」,這句話所要強調的意思是什麼 ── 這句話所指的戰爭是哪一場戰爭?是魏瑪共和國時期,亦或納粹執政時期的戰爭,還是第一次大戰爆發前,發生在帝國時期的戰爭?也許這是指的越南戰爭吧?那麼,請問這每一場的戰爭背後,都是在什麼樣的意識型態下而爆發的呢?DJLP直到1956年,這才出現根本變革,基金會把視野朝外看了出去,難道族群之間就用不著相互瞭解了嗎?難道在德國就沒有帶有種族主義的人,就沒有反猶太主義份子,也沒有高喊民族主義人士了嗎?

我們也許能從德國的某些家庭看到引用多元文化的情況,兒童與青少年的德語文學書,在他們看來根本就極少發生,了不起就頂多就是移民家庭才會有,而這些人如果不是有問題,不然自己就是個問題人物。老是寫錯不是德語的姓氏或是定義,也就是說,被德語化。那麼,請問什麼是「本土」的真實姓,孩子在處理自己日常生活時,該讓他們在兒童文學裡面發掘出什麼樣的真實性?至於在本土兒童文學裡描繪的情境,有的時候這對生活在這裡的某些孩子,也是同樣感到陌生,這就如同他們對別的國家的真實性感到陌生一般。兒童與青少年的文學讀物只是反映出我們社群的特定部份,於是也就會透過某種特定方式來限制它。從另一方面來看,有些的真實性是來自於經驗,是剛巧是從別人那兒,從不認識的人所要求進行的討論而反思到了自己。倘若這樣指稱是對的,一篇文章若是只是用自己的母語來呈現出它的原始濃度與真實性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文學,讓人們在面對到世界的整體性時,會對它生出同樣的感動。翻譯與原著並非兩種不同的文學形式,而是一種,並且說的是同樣的事。

抱持主辦單位把獎項只是頒發給女性德語原著作者(例外情況,為翻譯頒發額外獎項)的重要論據,這是要導引出推薦文學機制,讓特別優秀的德語文學作品,讓在這裡生活的女性作者們有所發揮。兒童與青少年能夠從各類閱讀中獲得樂趣的人只有非常少數的人,就憑這一點就能看出,為了舉辦這類閱讀活動所需的經費,可茲運用的公共經費實在太少,讓女性譯者們也能用自己作者的身份,把絕妙好文引薦給她們的解譯群,女性教師們、女性圖書館員,父母親,書店女店員。

進一步論點:孩子對德語文學原著所生出的覺知,應該與他們置身所在的文化取得認同。這,指的是什麼?說德語的人要怎麼定義自己對文化的認同感?而這會不會因為孩子沒有獲得足夠的文章,能夠讓他們瞭解到什麼是文化認同,卻是沒有人知道,這指的到底是什麼,而迫使孩子對文化的認同是在走下坡了嗎?

最後論點:倘若翻譯成為德語文學的譯文是來自屬於這個地球上的許多國家,這對德國境外的國家就尤其就夠顯示得出:德國是一個對世界開放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