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5

評論:印刷紙本百科全書的(過渡性)停擺

移動知識的勝利

貝塔思曼集團宣佈其旗下企業InmediaOne媒體直銷社,及其所屬子公司Wissenmedia知識媒體將以漸進方式停止營運。這麼一來,InmediaOne發行印刷紙本百科全書的最後營業模式也連帶劃下休止符(相關原文)。移動知識在開放式的網絡平台上,義無反顧成為外界查閱訊息的來源。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編輯米歇爾.羅斯勒.葛亨(Michael Roesler-Graichen)在本文作出探討。

布羅克豪斯品牌雖不至就這麼滑落,不過若從貝塔斯曼集團Gütersloh總部所發佈的決定來看,就讓人看不出還有哪一家出版社有這個意願,將印刷紙本百科全書編列為社內出版與行銷計劃。不論是從紙本百科全書經由零售書店的銷售管道,或從業務登門拜訪的推銷方式,還是從線上直銷銷售表現來看,實在看不出它還具有足夠的經濟本錢作為後續研發成本的先決條件。若是從當今觀點來看,《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Brockhaus Enzyklopädie)發行至今已編校到第21版,這可謂是辭典傳統的終結版次(相關圖片連結)。此外,《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在過去多年來的命運起伏,一直是遊盪在線上與印刷策略之間,一直在它推出244年之後,也就是在2012年3月,終於停止印刷紙本參考著作的發行。自此之後,大英百科全書對外就只供應數位訂閱服務。至於布羅克豪斯的客戶,直到2020年之前,都還能在內容更新的形式下,來使用(付費式)數位版本的可能性。

長時間以來,(移動式)網路以另一種使用習慣受到外界普遍的使用,舉例來說,家族圈子成員在今天要是談到理查.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這位音樂家,想要知道他是哪一天去逝?那麼,又是在威尼斯的哪一家飯店呢?然後家族人也會因為自己所受教育背景的關係,而幾乎不會去查閱印刷式的百科辭典,反而會從維基百科(Wikipedia)的移動版本來查詢有關他的相關訊息。若是還有疑惑的話,就會從第二、或第三處的網路訊息來源來作出相互檢視。何況,像是這樣一般性的知識,是讓外界免費來查閱使用。

這麼一來,這就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此外,InmediaOne為了要服務百科全書的客戶群,編置大約300位的業務代表,直到他們的銷售壓力看不出成效。

首先,比較年長一些的百科客戶族群,人數多半是越來越縮小,而照顧他們的「關懷現狀」反而達到高飽和度,這是讓人可想而知。
其次,基於百科客戶使用習慣的改變,又加上資訊保護法變得更為嚴苛,以至InmediaOne要爭取新客源,就常常變得越加的困難。至於以新客戶為主的目標族群,就幾乎沒有要儲購大型百科套書的打算。

最終,就在網絡是在這種基本走勢下,就沒有一個行銷商業模式願意開放給外界使用,而又無法停止網路自由供應知識。這麼一來,這對所有的出版社來說,就是一個大麻煩,以至還願意為了一般參考性的知識來進行整理編校,並銷售它的精裝本。

貝塔斯曼集團Gütersloh總部的決定,經由集團旗下圖書俱樂部與直售行銷部的執行長,費納多.卡羅(Fernando Carro),對外發佈的訊息中,就再度讓人看到2008年該集團由書目機構收購來的這樣機會,而難過意識到當時所作的錯誤決判。那時書目機構(Bibliographischen Institut)董事會就曾決定要把該社付出大量心血與經費所編校的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讓使用人在線上平台上免費使用的決議告吹,未行。以線上百科全書原創發展平台那時的品質,是足以讓維基百科敬畏三分。不過當時百科全書在要跨足網絡平台之前(架構在廣告支付的商業模式基礎上)所生起的擔憂,比起印刷紙本市場的日漸式微還要來的更加沈重。

在這種情況下,布羅克豪斯品牌該要怎麼經營下去,貝塔斯曼集團Gütersloh總部是一直到了現在還未作出定論。也許,從布羅克豪斯出版組合的部份出版領域來看,就好比標在次品牌Brockhaus Scolaris之下的學習輔導書系,還能給它一個未來。Wissenmedia把學習輔導出版領域的行銷業務交給Klett行銷社群(KVG)執行,這也運行有一段相當時間。不過布羅克豪斯採用的也可能是完全另一套配套模式(不過極有可能也是採取移動應用方式)來重返市場。倘若布羅克豪斯是在這種情況下重返市場,就是以歷史終結後時代的形式下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