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5

小型公平交易平台為中小型出版業者致力更加清晰的公開能見度

小型出版業者控訴Amazon、Libri、KNV,一切都因要求過高的進貨折扣而起

一本書若是讓Amazon網站上被標示「無法運送」、或「無法出貨」時,這不見得就真的如標示所說的一般。現在,小型公平交易平台(Kleinfairlage)要為這件事釐清來龍去脈。目前這個平台在匯集小咖出版業者對網咖業者Amazon,圖書物流業者Libri與KNV的抗議聲浪。最新內容:出版社偏向庭外和解。

小型公平交易平台致給出版發行人與作者的信函就放在boersenblatt.net的面前。小型出版業者把集體控訴的矛頭指向企業進貨折扣策略的核心;而這也正是這三家大咖業者之所以會在自己的圖書資料庫裡,為書籍標示這種標籤的終極理由。

為什麼小型公平交易平台要把業者貼出這樣的標籤看成劣勢

「有越來越多的出版業者出面反對大型業者訂出這種要求過高的進貨折扣」,「大型業者把書籍納入他們對外供應的商品目錄,然後又把書籍標示為「無法運送」,這麼一來,不就是在告訴讀者,他們想要買的東西是買不到的呢」。

這麼做的後果,不就是讓每一位出版發行人與每一位作者帶來巨大的財物黑洞。這若是站在小型公平交易平台的角度來看,這種損失就還要更加的嚴重:在自家書籍管理資料庫裡,為書籍貼上「無法運送」標示的業者,並非只是Amazon一家而已。「就連書店業者也都出來反擊圖書業這三家大咖業者,告訴面露驚訝的顧客,他們想要購買的書可能沒有發行了」這麼一說,不也就是告訴顧客要訂的書是訂不到了嚜。所以,「每一位的出版發行人終究還是要讓自己能夠作得了主,這麼一來,是否要銷售自己的書?那麼,該用什麼樣的折扣來銷售書?」還有,銷售書籍的「地方」也得是自己能夠作得了主。

這樣的程序該怎麼進行

因這個程序所引起的批評聲浪,這並非是史上頭一遭,而是在圖書業內吵吵鬧鬧了好多年。一旦這樣的批判找到足夠的響應者,就會啟動程序,馬上就得上法庭。小型公平交易平台強調,他們已經物色一位能跟他們上法院的律師。依照小型出版業者推判,他們在這位律師的全力支持下,打贏官司的希望非常濃厚。

他們為此採取行動目標在於:「對於那些不想參與進書折扣戰的出版發行人與作者們所發行的書籍,這三家大型業者就不要在他們的供應平台上,將他們的書籍繼續標示『無法運送』、或『無法出貨』,以至他們的書籍也無法經由這些大型業者平台上來對外銷售」。小型公平交易平台同時也提出一項改善計劃,就是促請大型業者將他們出版的書籍註明新的指示,來取代現有的標示,好比,「Amazon無法運送此書,請您直接跟該社連繫」。除此之外,他們的行動目標,另外還包括:「我們的集體行動需要擁護者,於是我們對於不是Kleinfairlage的非會員,也是同樣採取開放態度。」,「我們只要找到至少50位出版發行人、與/或作者, 就會展開集體抗議程序。」

難道這只是一種幻想?

無論如何,這就讓人感到質疑,展開這樣的集體抗議程序,能為他們推動多少業務。對此,我們針對小型公平交易平台的非發起會員進行意見抽樣調查,他們對這種集體抗議專案有起碼的懷疑。對此,有些非會員就表示,「歷史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另外也有一些非會員認為,把訴求集結ㄧ起相提並論, 這就像是在這裡把蘋果拿來跟梨子比,而要求有違業內常規的折扣,就是一頭會吐火的奇美拉怪獸(隱喻,幻想)。

小型出版社公平交易平台(Kleinfairlage):成立的時間僅有數週時間。這個平台是由德國、奧地利、瑞士的小型獨立出版社集結在一起的聯盟。Windturm、Heinrich-Jung-Verlag、Einbuch出版社都屬於這個平台的會員。

6月24日發佈最新更新內容:出版社偏向庭外和解

Kleinverlage.de是一個平台,背後並非是聯盟在站台,卻是一家設在萊比席的企業。Patricia Grüger是廣告文宣界的專業人士與作者。一直是在兩週前,她才與Einbuch出版發行人Patrick Zschocher共同成立這家企業。根據Zschocher的說法:小型公平交易平台致力從事的目標:為中小型出版業者創造更加清晰的公開能見度。

「我們幾乎聽不到個別出版社的聲音」。為此,Kleinverlage.de就該在自己的平台上作出安排與編列行事計劃。此外,這個平台也要建構一座資料庫,以至能夠簡化書店業者在檢索書目時使用。由Grüger與Zschocher兩人著手準備的訴求,並非是從法律途徑來達到集體訴求。而是「這個要求過高的進貨折扣議題,被許許多多的出版發行人與作者視為問題,而加以探討。而Kleinverlage.de則是就這個議題,在這裡是依照出版社與作者的意思來著手行事」。這兩位創始人並說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參與集體訴求的出版社,並非是Kleinverlage.de的強制會員」;反觀,並非Kleinverlage.de的每一位入會會員,也都加入集體訴求的行列。現在,這兩位企業發起人頭一個要嘗試的就是,要怎麼為此找出庭外和解辦法。「只是,如果庭外和解不成,就會走集體控訴程序來全力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