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9

獨立出版社用得著開ㄧ家自己的店嗎?

獨立出版社用得著開ㄧ家自己的店嗎?

對獨立出版社而言,專注力,可以是一種特別強硬的貨幣 ─ 而這同樣也是法蘭克福市michason & may出版社在追求的奮鬥目標。出版發行人彼德.科柏爾(Peter Koebel)計畫要在法蘭克福美茵河畔郊區柏肯罕恩城(Bockenheim)建構一間佔地七十平方米的大型店面 ─ M&M出版概念店。按照科柏爾的說法,這家概念店會變成「法蘭克福市優質文學的熱門據點」。自八月起,他就要在這裡上班,招待客人,銷售書籍。M&M概念店是怎麼從無到有的?還有,M&M概念店是怎麼配套的呢?

其實,我們要建構M&M出版概念店,這終究說來是在合乎出版概念的邏輯下,才會發展出來的結果。自從我在2010年成立M&M出版社以來,身為一社之長的我,就是要為當下做出定格,而這也就是要穩定持續在移動的出版概念,而且我要和M&M作者群勇敢地為出版創新概念涉個險。這要舉出例子的話,我就舉出M&M企劃的【城市走路* 】書系。我們在企劃這套系列書籍時,起初的考量是,這套書系是要超越智慧手機與谷歌地圖提供的傳統旅遊指南。這也就是說,M&M出版社在企劃書系核心新概念時,是把當下聚焦,是聚的相當成功:從描寫各種建築物體的當下說法,一直到運用各種敘述手法來形容那些活在都市裡的飲食男女。

類似情況,M&M出版社要把對當下的這樣聚焦套用在概念店上,而這也是我們為轉型中的市場結構所作出的回應。由讀者與部落格主帶頭發起的各種社群媒體活動,就拿「我們閱讀獨立書店」來說,難道這不老早就讓人看出,讀者並不只想當個沈默的收件人而已,在這同一個時候,收件人卻讓我們見識到,他們製造出的數位資訊洪流呈現類比式的逆向移動,就從收件人參與我們舉辦閱讀活動時的這股熱誠,而這就讓人看到他們對閱讀是懷抱一股永不歇息的能量:收件人企盼自己與人接觸,與在地轉運站搭上線,好讓自己連結到特定的興趣團體,而這偏巧也是各家獨立書店要各顯神通謀求利益之所在。

收件人對閱讀呈現出來的這些現象,而這就是我在建構M&M概念店時,所要做出考量的地方。M&M概念店在法蘭克福市會成為獨立書店文學聚集的熱門點,而我是有意識的把它看成是城市的某一個部份,人們到那不只去工作、或購物而已,而是還要在那生活。

M&M概念店是依照M&M出版社「處事格言」行事:一方面,這家零售書店是一家非常專注在當下的店,這句話意思是,M&M對外展示的出版書目,還會根據別家獨立出版社挑出的書目來變更主題重點;另一方面,我要為它七十坪方米坪數上,是盡可能設計、組裝出最多的模組。在白天,它是我辦公的地方,到了晚上,它是我舉辦活動的所在。而這也是我們用來呈現當下的方式:靈活的移動性,這就成為我們真實生活的一部份。人們不會從仿鄉村橡木製作的書櫃裡去描繪當代文學。

順道一提,以我本身就是企管經濟系的就學背景來看,我在編列M&M概念店的設計費用時,這靠的是自動自發,為這家店架構出模組:我這裡有鋸子,鑽孔機,工具箱,還有一個急救箱。至於想要瞭解我是怎麼「組裝店面」的人,就請連結到臉書www.facebook.com/michasonundmay,就能看到我們七月份組裝店面的進度。我的計劃是,到了八月,就是我們要為M&M概念店舉行開幕慶祝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