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實體書店在2011年失去江山版圖的時候,網路與電子書便成為書市崛起的贏家。這個說法能從德國出版書商協會(Börsenverein des Deutschen Buchhandels,本文簡稱B.B.)舉辦經濟公關論壇所發表出的數據作出說明佐證。德國出版書商週刊副總編克莉絲汀娜.舒特(Christina Schulte)提出以下的看法:
為了把圖書業整體的表現用圖表作出分析,B.B.匯整多項數字欄位所作出的趨勢報告,就特別引人注目;圖書人士在搜尋圖表的目光,自然就落在書店業的表現上。書店業從有史以來的頭一遭,書店業的營收比重佔去圖書業整體的一半,還要少了那麼一點點,說的具體些,這個數字比例是49,7%,換句話說,大約相當於96億歐元。
從時間軸的前後來作比較,2011年,實體書店業佔圖書業整體比重是49,7%,這比五年前還少了5個百分點。這時候,解讀的人就會說,實體書店的營收江山是緩慢,卻持續不斷的在流失,滑落的漸進過程是悄悄的在進行。從純粹算術的角度來看,零售書店以同樣逐漸演進的速度回推,剛巧就推到50年前,零售書店的市佔率從零開始。圖書專家們自然是在相當早的時候,就開始對圖書業的前途作出了預估。
不過也正因如此,我們就不該讓書店業這麼的走下去。這個問題的重點就在,書店業能否把這股下滑速度給放緩,或甚至就這麼Hold住。從算術遊戲中就能算得出,電子書研究報告的最初數據是怎麼誕生出來。今年(2012),零售書店業者預估電子書的營收佔書店整體營收1,2%。怎麼說來,這麼一點微弱的光明,對書店業也多少不無小補。出版社對電子書今年營收的推估就與書店業不一樣,出版社電子書的收入估計佔去市場營收7,2%。至於介在零售書店與出版社在電子書收入之間的差距,可能就要由網路來拉攏,所以,空口說白話就不好。
也許,零售書店業者能夠把多元通路概念就這麼擴展出去,讓純粹線上書店營收的成長就這麼繼續削弱,然後把客戶拉到他們的陣營?這聽來倒是不錯,也許,零售書店業的營收比重就Hold在50。
以上相關報導,請參閱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第23期,18-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