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6

帕辛先生,您會繼續從事書架工藝的這門行業嗎?

帕辛先生,在未來二十年中,您會繼續從事書架工藝的這門行業嗎?

有幾位評論者擔憂,有一天,電子書可能會讓書架變成英雄無用武之地。IKEA沒有為經典招牌Billy書架增加新規格,這麼一來,不就能騰出更多的展示空間給其它傢俱。眼尖的人,其實早就發現實體書架在網路上,早就搖身一變成了如假包換的「虛擬書架」。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特此請教書架工藝Paschen & Companie企業主顏.帕辛(Jan Paschen):在未來二十年中,您還會繼續從事書架工藝的這門行業嗎?

我十分肯定,在未來的二十年間,我們仍然會繼續從事書架工藝工作。我當然也知道,電子書在未來會逐漸發展成為圖書業上的一方霸主,電子書成長到一定規模,就會對我們的行業造成影響。不過我相信,從許多的角度看來,實體書還是有它繼續存在的理由。沒有書本的世界,我很難想像這會是個什麼樣的世界。這個道理就有點像是,沒有收藏者的世界,您說─,這有可能嗎?

藏書的本身,在未來肯定是扮演一個關鍵因素 ── 在和客戶溝通的時候,這也是同樣的重要。收藏對象是以實體書為對象,而實體書又連結到價值感的某種品味時,這時藏書者就需要為書本量身打造出專屬它的工藝書架。藏書者對書本抱有如此高的期待,我們也已盤算到往後的二十年,騷人墨客喜好買書藏書的嗜好是不會消失,對收藏郵票來說不會,古董也是不會,而收藏汽車模型當然也是不在話下呢!我就舉一些例子來作說明:收藏,是生活的一種品味 ── 就拿藏書來說吧,內容和書衣之間自然就能讓人產生連想的作用。

這並非只有發生在珍貴的套書上;口袋書的收藏,也是能夠讓人嗅出一股小家碧玉似的書香氣息。歷史書卷內容,我在透過智慧手機、或是從閱讀器下載後,就能一覽無疑 ── 但是實體書呢?這可是得把內容包裹在一件無可取代的獨特書衣裡。因為這個理由,藏書時,在最好的情形下,還是讓具有工藝質感的書架來襯托出書本內容的自然書卷氣。

Paschen & Companie在法蘭克福書展的3.1館場,編號L685的自有攤位上,我們安排文學沙龍活動,今年受到《德國圖書獎》提名作者的文學作品,將在文學沙龍的書架上展示,入選到長單名錄的這些作者,也將出現在文學沙龍,示範朗誦文學作品與參與訪談活動。出席活動現場的觀眾,來到活動現場,請自由取用帕辛公司所準備的咖啡與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