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6

拼事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沒有投資風險,不是就少了樂趣!

巴斯泰.旅北(Bastei Lübbe)出版社為事業發展策略向資本市場信貸30百萬歐元以上資本額。德國出版書商週刊主編克莉絲汀娜.舒特 (Christina Schulte) 提出她的評論觀點:

歐唷唷,這可不是唐老鴨大叔(Dagobert)在用神奇號角吐露心聲啦!倒不如說,這是許多小型企業機構投資人用30個金元寶(30百萬歐元)在為旅北的未來事業預鋪一條黃金大道。Klett與Edel兩家企業同樣也是獲得企業信貸金臂的助力。

這都得從一份睿智的評估報告說起,報告內,把銀行陷入動盪不安時期,是非顛倒的錯誤價值與混亂給一一撥正。並非每家企業都有辦法獲得信貸;然而,旅北在市場享有高知名度,況且還擁有社內出版強項品牌的撐腰,這對拿到信貸可就有點幫助囉!加上這份如實的評等勢必得用X光眼把北旅社的「五臟六腑」給掃描的一清二楚。

雖然,旅北藉由企業信貸來籌措事業發展資金,可能在某些地方的利息率是要比向銀行借貸來的高些 ── 不論怎麼說,企業信貸到底還是比較具有吸引力。一方面,這對企業發展策略計畫來說,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另一方面來看,對債權人的投資安全不需提出擔保,這豈不是能把事情化繁為簡。投資人的風險讓高利息給撫平了心,這遠比小市民每日的微薄零用金、或是從聯邦貸款的老實利息所賺得的利潤明顯來的高。在投資風險裡,這裡頭可也包括血本無歸哪!不過:難道大家不是說,沒有投資風險,拼起事業時,不就不好玩了嗎?

到了2016年,旅北社得讓自己攤提在五年期限上,讓人作出檢驗。然後,就是信貸到期日,到了那時,位在科隆的旅北社就能看到這項事業發展策略投入的心血是否值得。因為,只是把錢移來移去,這並非是讓事業走上市場軌道的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