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3

小蝦米對抗大鯨魚 ── 小蝦米的優勢是……

泰禮雅帶來好消息

泰禮雅改變經營航道,將實體書店的坪數縮減,並與公司級客源作出經營切割。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們所知的泰禮雅最新發展。這項訊息對比較小型的實體書店而言,卻是代表能夠收回失去地盤的大好機會。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總主編托爾斯坦.卡西米爾為您解析這中間的關聯性:

泰禮雅展開轉型行動。德國連鎖書店龍頭的一聲令下,體系內三分之二書店得跟著一起調整步伐;剩下的三分之一,將要以專業新服務型態出現。有別於市場上其它的產品,哈根人(說明:泰禮雅總部座落在哈根)要在市區的黃金地段成為遊戲與玩具產品的獨家供應商。這項訊息對紙書供應端而言,不是什麼值得安慰的事。

他們的零售客戶調整新步伐,這對獨立零售業者來說,早就是擺明的跡象。零售業者把圖書陳列在昂貴地段販售,這已無法創造零售利潤,讓實體銷售的多樣化成為資源循環再生利用的選擇性:企業典型的進取性。泰禮雅要加強文化策劃的公共關係角色,用新概念來營造出企業的鮮明形象。目前泰禮雅溝通部已把「社會關係」新增到文化公關部的工作項目。

在泰禮雅轉型訊息中,當然還透露出更重要的意涵:有三分之一泰禮雅實體書店從此在市場上消失;這麼一來,對所有仍在市場經營的小型書店業主來說,這就表示大好的機會出現。現在,您能為一家具有經營特色的優質書店擔任專家提供讀者建議 ── 還能贏回自己失去的地盤。

您的機會來到實體書店進入多元通路的商業時代,就絕對不會再有巫婆施法術的情況發生。讀者逛到小型實體書店,書店也有自己服務讀者的解決方案:這麼一來,就不會再有書店業者 ── 不論是線上或線下,會把自己的客戶給獨自丟在一旁不管的情況發生。我們從模範書店的例子看到多元通路也能經營的有聲有色,讀者已經在哪兒東翻西找。

有興趣進一步瞭解泰禮雅轉型發展的讀者,最新一期德國出版書商週刊「實體書店是一塊建築基地」(42 期,22–23頁)有詳盡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