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賽道夫的藝術女畫家伊鳳.馮.阿賀特(Yvonne van Acht)為藝術家的新版之作《布羅克豪斯的一本鉅冊》(Großen Brockhaus in einem Band)繪製書衣。左幅「哲學的時代精神」帶引讀者走入藝術家的殿堂。本週,我們請教了這位女畫家,她是如何進行繪畫藝術與藝術參考著作間的對話?

知識從這裡傳遞到那裡、思想衝擊、事後提問,在光影交替間,持續發展出符合各別時代的哲學精神,從這一代傳到下一代,一直傳到了今天。這幅畫作的基本概念「把知識散播到世界」為人們搭起一座橋樑,一條通向《布羅克豪斯的一本鉅冊》知識裡要求的穩固性、全面性、真實性。橋樑並非只是作為圖書與繪畫間的對話管道,而是把對話的訊息建立出整體的基本關聯性。
一般說來,圖書與繪畫在人們歸類下是各自為政。直到彼此在前往相同目標的途上才又無可避免進行一場對話;這是因為在這兩者間並非只是彼此啟發,卻也包含創作。只要人們走入繪畫藝術與圖書的大門,就會存在某種無可厚非的爭議。他們常常因為主題結合在一起,這些的主題是由這這些人為那些人所企劃構想出來的內容。人們眼光聚焦的所在與對切入各自主題的瞭解上,讓一本書與一幅藝術品的創作能夠傳達出等質的概念,這就是彼此在進行對話時的決定關鍵。
我用自己繪畫的表達方式,將畫作與自己撰寫的文字來具體呈現出主題的思想概念。以上是我對《布羅克豪斯的一本鉅冊》書衣與內容的綜合瞭解。我繪畫時所運用的這些圖象符碼,目標終究是要能與這本重要且富有傳統歷史的藝術字典作出象徵式的概念連結,並且讓「繪畫」與「圖書」都能各自發出等量的聲音,為尋求答案的人提供目前存在的知識,讓彼此對話的成長能建構出一條可通達到明日認知的可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