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不倚,芝麻大小的冰島,這回就讓人給安置在法蘭克福書展的心臟地帶。對我們冰島人來說,這簡直就是瞠目結舌到難以致信的一幕。我該怎麼形容這種感覺呢?這麼說吧,這就好像讓我們登上歐洲歌唱擂台大賽(Eurovision Song Contest),一口氣連番唱出七首歌曲的過癮勁。這是真實的事,冰島在今年的書展上真的是做到了,冰島有200本的原著將要譯成德文版,並且還會「酷酷」的走入德國的實體書店。要是沒有找到冰島的作家與讀者,出版發行人與詩人來進行連番談話或對談活動;這─ ,可還真是難以讓任何的一家雜誌與大型報社願意打開「芝麻」大門。
我們感覺這就像是有人用雷克雅維克 (Reykjavík)的巨型起重機將冰島的文學舞台給高高托起後,放入大型的藍色貨櫃箱內,給原封不動搬到德國書展一般。冰島的圖書圈像是在突然從德國媒體中活脫了出來。這種感覺有些像是自個老家在一夜間就傳遍德國的大街小巷,還把家裡的每位成員都給捧到了銀光幕前。老媽出現在ZDF電台、老哥則是上到Arte電視、至於週日世界報導「Welt am Sonntag」則是青睞冰島奶奶,還幫她安排了一段雙面訪談節目,她秀出ㄧ張超酷的模樣照,讓人瞧見坐在的自己心愛的椅子上打著毛衣。
像我們冰島這樣小的國家,過去從未是鎂光燈的聚焦對象。冰島的外交部長威斯特威勒(Westwelle),他在書展開幕致詞時表示,雖然我們是「一個小小的國家,卻在文學領域活脫像是個巨人」。冰島堪稱是世界上書市規模最小的國家,我們圖書領域內擁有40位作家,他們在由三位聽眾組成的小組前面朗誦,這在過去20年來,一直是由相同的兩位文學評論者來擔崗,這對我們來說,這些是習以為常的事;您,用一種難以致信的眼光朝著我們望過來。啊,冰島會是位巨人?
那好吧,難道我們不是巨人?擁有十萬居民的冰島,有這樣的表現,這就有點類似法蘭克福書展能造就近乎三十萬來訪人潮般的這種氣勢。我們的國家拿得出書展的大格局!您可以篤定認為,冰島就像是個獨一無二的大型書展。冰島上的家家戶戶,就有點像是書展攤位一般,每個家庭都擺放著存有100本的標準書架。兩者唯一不同的地方,這裡所有的電視鎂光燈全都聚焦在「冰島書展」的攤位上。雖然冰島人愛買許多書;不過,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恐怕有許多冰島人在購書的時候都是偏向某家臉書吧!
這次書展的主題國,究竟是如何把許多的書給帶到書展現場上?為什麼冰島會有這麼多的作家?我們在法蘭克福書展的每個館場內,坐在旋轉樓梯上的時候,這些問題備受大家關注。冰島,還處在維京人的那個海盜年代,她是一座「空空如也」的島嶼,這不都是因為海盜忘了把書一起帶上這座受到人們遺忘的島上,所以她就只好自己動手爬格子……,就從那時起,她的筆就一直停不下來。
那麼,為什麼老德會對冰島這麼瘋狂?嗯,老德對冷若如霜的冰島會展現出如此這般的磁吸力,我們可也是「二丈摸不著頭」啊!書展人潮怎麼會像潮水般的撲湧到冰島攤位?人潮從四面八方湧向我們,有從Hoffenheim來的大鬍子老師、有從Hannover來的阿嬤奶奶、也有從Göttingen蹦出來的時尚小伙子,這些人對火山岩漿與冰島文學可說求知若渴。而我從影片裡,從冰島水立方的建築體上,從人文特色、在一片澄藍的海洋與火山地貌上找出了線索。在我花了十天遍覽德國各地名勝風景後,映入我眼簾的盡是樹,一排排的樹道線從這頭連向天際的那一頭,接著我就看到了火車站;越過火車站,樹道線又再度出現,樹啊、樹啊、一顆接著又一顆;然後,火車站又再度的出現……,我就在峽谷與綿延不絕的山巒重疊間享受著深呼吸,這讓我感到大大鬆了一口氣。我總算是瞭解老德渴慕冰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們就是對「人間仙境」折服唄!
德國需要冰島,就像是鯨魚少不了氧氣一般,總是得不時的浮出水面呼吸。我們千里迢迢來到法蘭克福書展,最起碼也得為老德帶來些滋養心靈的養份。
以上,由愛杷.朵羅思哈根(Ebba Drolshagen)譯自英文文章
哈基慕爾.黑爾佳松的新小說《與1000°熱點共處的婦人》,德譯本已於九月二十三日由Klett-Cotta發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