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0

走入法蘭克福書展的時空隧道 ── 讀者節慶日!

法蘭克福書展的時空隧道

法蘭克福書展於上週日圓滿閉幕。您在走訪書展各類研討論壇與活動之餘,請您別忘了,書展同時也是「讀者的節慶日」。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編輯莎賓娜.克蓉柔(Sabine Cronau)分享自己栽入時空隧道後所看到的書展縮影:

這,一切都來的很突然。我從一間轉著空調的論壇空間走了出來(對一門好生意來說,這可是能夠保持冷靜的頭腦!)。我在iTab599型的平板電腦搜索剛剛卡在下載擁塞中的那部讓人嘖嘖稱奇的數位書,一台帶有三項娛樂進級的數位產品,接下來,我就一頭栽進一條時空隧道,咻─,瞬間我就來到Diogenes書展攤位的前面。

有位年輕有為的「數位寶寶」就站在那兒,他可是一位出了好幾本書的作家唷。一群十七、八歲到二十啷噹的少男、少女站在這位名叫班奈迪.威爾思(Benedict Wells)的前面,自動理出了一條人龍隊伍,為的正是要能拿到威爾思用自己堅忍基耐力所爬格出來的珍貴簽名紙本書哪!把這一幕的聚焦稍微向旁偏些些,一群身上背著讓各類出版目錄給鼓的圓滾滾的背包訪客圍聚在旋轉樓梯前,竟是驚動書展安檢人員前來將這群人「結」給解開。一眼望過去,書展外圍的露天廣場上,陽光露出微笑,金光就這麼灑在這些在廣場亮相的動漫人物身上;人物間,還彼此不忘湊在一起演上一幕粉絲拍照留念戲碼;人物甲、人物乙就這麼三五成群圍在一角撥弄著樂器。這可不,法蘭克福書展成了讀者的節慶日 ── 沒有任何的螢幕廣告宣傳上的著作與作者群會比眼前的這一幕還要來的生動美麗。

在同一個時間,今年擔任【德國圖書和平獎】的頒獎致詞人彼得.馮.馬特(Peter von Matt),他在法蘭克福聖保羅教堂(Paulskirche)致詞時用了四句讚美語來把紙書與電子書的適用性放在同樣的天平作出以下形容:「文學是一種緩慢的趨動力量」;「文創帶有自我掌控的特質」;以及「許多作品在經年累月給埋沒在某個角落後,時機來到,這些作品轉眼間就成為一部能扣緊百年歷史的重量之作。另外也有些著作在發出雜音後,又在同一個時間就這麼回歸到沈寂。」喔不,也許我剛才不是在書展時空隧道內切換場景,卻是在2011年法蘭克福書展內真實的來回走動。

啊,這是一件讓人感到何等歡喜的親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