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創社人的心情
建設出版社(Aufbau)買下Walde + Graf出版商標, 英國童書高手Usborne來到德國成立分處,而Edel集團則是預告要在柏林成立出版副品牌。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編輯莎賓娜.克蓉柔(Sabine Cronau)認為「這會兒,眼前一下就冒出這麼多的黃金墓穴,這就不禁要讓人揉揉這雙狐疑的眼。」
建設出版社(Aufbau)買下Walde + Graf出版商標, 英國童書高手Usborne來到德國成立分處,而Edel集團則是預告要在柏林成立出版副品牌。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編輯莎賓娜.克蓉柔(Sabine Cronau)認為「這會兒,眼前一下就冒出這麼多的黃金墓穴,這就不禁要讓人揉揉這雙狐疑的眼。」
現在,Walde + Graf出版產品在市場上受到多方肯定的消息,傳出彼德.格拉弗(Peter Graf)帶著自己一手創立的出版社向建設靠攏,這,堪稱是這週以來,讓人聽到最訝異的業內消息。怎麼會這樣?這理由可不少啊,其中一項:如果說,書店連鎖危機與盜版問題成了書市最關切的訊息迴響,感覺上,出版社似乎有種「意猶未盡」的味道。
建設出版社業主馬堤亞斯.寇和(Matthias Koch)先是將Blumenbar作為建設的文學半徑,現在又有Walde + Graf旗下作者帶筆投靠建設文學出版陣營。雙方人馬一同在建設共同以metrolit團隊之名在市場上出擊,以年輕人、都會男女作為目標族群 ── 光是在2013年春季,metrolit就會對外推出20本新書。寇和在出版市場上的動作頻頻,這是為了什麼?我們就姑且不論,這些人到底在書桌上會不會想出清涼剔透的出版題材,不過在這些訊息當中,讓人感到有意思的地方:出版社,就好比是Walde + Graf,他們把文學的能量用到一系列十分特殊的書上,把才華用在對的地方,或這麼說,處在這個時代,這不就像是某家出版集團大衣翻領上的珠寶別針,光彩還會愈發的晶瑩剔透,外加一把大鐮刀,把數位城市人的目光全都給聚引到這上頭。
伴隨建設消息而來,本週還有其它的訊息 ── 就好比漢瑟(Hanser)的柏林分社,對外推出出版創刊目錄,漢瑟駐位在柏林弗里德里希大街 (Friedrichstraße) 的辦公處,少不了辦上一場開幕舞宴來炒熱文學氣氛。或是,Edel AG除了計劃要成立出版副牌外,還想加碼創立一間數位出版社。就連英國童書高手Usborne都一腳跨到德國,由dtv來主掌市場行銷。您就瞧瞧唄,眼前這麼一下,就冒出這麼多的黃金墓穴,這不禁讓人要揉揉這雙狐疑的眼。如果說,零售店面縮小了,在市場鍋爐裡面的競爭壓力豈不上升了嗎?或是說,市場對故事需求發出飢腸轆轆的訊息,難到增多了嗎?從Diogenes主管Rudolf Bettschart傳出一句謠言,可是把一筆成功的生意給形容的美極了:有半數的人對這生意感到開心愉快,這還不都是出版社寧可把出版創建人最棒的心情讓大家都知道嘛。
以上相關文章,請參閱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第19期,28/29頁。Walde + Graf出版發行人彼德.格拉弗(Peter Graf)為出版自畫像撰寫「冒險的一種新詮釋」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