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就要開了
最新調查報告指出,現在已有九百萬的德國人在使用智慧手機,這也包括用手機來購物。從圖書買賣這門生意的目前情況來看,自然是只有少數的公司能夠提供智慧移動服務。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編輯塔瑪拉.懷思(Tamara Weise)提出評論如下:
前不久,SAP軟體公司的一位經理人把一個奇怪的統計對外揭曉 ── 這份單據的發送者可能也愛搭上「鐵達尼號」,這位經理人向著圍攏過來的媒體宣佈,世界上手機的數量已經比起牙刷還要多,何況在現在這個時候,買智慧手機的人比孩子出生的人數還要多出兩倍之多……
就算智慧手機沒用SAP與「鐵達尼號」來作統計,使用智慧手機的人是一天比一天多,光是用肉眼也能看得出這是怎麼一回事。就從早上的火車上,中午的咖啡店裡,還有晚上購物時的生活情境上,就能看得出,不管是走到了哪裡、在任何時候,人們從口袋裡掏出這個移動的全能傢伙,在那兒查看電子郵件、買車票、不然就是在線上按著價格在搜尋什麼來著。而他們早就把智慧手機視為是生活中必備的理所當然,這看在圖書業的眼裡可就要費思量。就算德國商品郵購協會(bvh)所作的最新問卷與此不儘相同,然而無所不在上到網路漫遊,這對大約是九百萬的德國人而言 ── 尤其是對年紀較輕的族群、具有較好教育程度、以及有所收入的人來說,這些都已是生活中的一部份。郵購只做了半套,他們豈會滿意,於是商品郵購協會就要求企業在提供同樣郵購服務的時候,移動郵購就像電腦一般得要移動的有理。具體說來:在小螢幕上看到的網路商店,就像在大螢幕一般讓人感到舒適 ── 這也包括在產品選購、文字描述,還有從網路商店設計的美觀上都是如此。
在圖書領域上,一開始只有少數的企業在移動郵購上作出投資,不過顧客對購買書籍的要求也在提升。甚至能夠不假思索的說,亞馬遜在這裡是比標準的還要標準。成本花在這兒、或那兒:作圖書生意的人可不想讓人把圖書業看成是走在科技的沙漠上,這麼一來就別無它選,這也就等同要如何為圖書郵購作出定位 ── 如果不是讓書店業者自己去展開行動(這就好比我們從歐西安德書店(Osiander)所看到的例子一般);不然就是打起精神來把書店的郵購服務,在科技化上作出進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