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5

湖博發動文宣海報《歡迎來到德國》的背景是什麼?

托比雅女士,湖博發動《歡迎來到德國》文宣海報的背景是什麼?

湖博出版社(Hueber Verlag)在巴士與地鐵看板發動《歡迎來到德國》的宣傳攻勢,這與湖博對在地書店所作出的宣傳是同等規模嗎?本週週日專欄就請到湖博市場部主任希薇雅.托比雅(Sylvia Tobias)來為大家說明,一般說來,德語學習教材在零售書店是一類較不容易引起人們覺察的書類,為什麼偏偏是在這個時候,零售業者有時反而能靠它來賺取一筆不錯的進帳?

以位在南歐的歌德學院來說,學習德語人數的成長比例提高百分之六,人數成長數幾乎就達到二十萬人;而德國本土的歌德學院,學習德語的成長比例甚至高達百分之十七。許多前來參與德語課程的人,多半為了找工作而來到德國,並且在這裡還要繼續學習德語。我們出版工作人員自然會觀察到移民人口是怎麼在變化,以目前來說,移民人口數已來到打破以往紀錄的水平。就移民人口分佈來看,以南歐國家人民為大宗,特別是西班牙、希臘、義大利人民基於歐債危機而逃往德國。這股移民人潮在來到2012年,還增加到百分之四十。這也就是說,我們在這裡就成為歐債危機的勝利者。我們從社區教育學校聽到的訊息,現在來上德語融合課程的移民類群,與過去幾年大不相同:參與課程的人,以專業人士與學院人士比佔呈現出爆炸性成長的趨勢。慣於學習的人需要的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德語教材,並且尋找的是自己在家就能使用的課外教材。這些人就是書店生意的服務顧客,若從我們社上的銷售統計來看,就讓人看出這樣的變化。若以消費調研團體(GfK)所作的統計來看,以德語為學習外語/以德語為第二外語的圖書類別,在八月底的銷售成績就超越去年(2012年)同期百分之二十。

那麼,我們是怎麼來為《歡迎來到德國》作出宣傳的呢?湖博出版社對於這批新目標族群深感關切,這些接受過良好教育的新移民在學習德語時,我們便與書店商貿夥伴展開密切合作,藉由《歡迎來到德國》來贏得他們採用教材的青睞。合作目標在於,移民到德國的人為了應付將要到來的德語考試,需要德語教材作出準備,舉例來說,就不會只是透過亞馬遜訂購,而是到在地書店購買就好,況且,這類客戶對於自己初來乍到,還不怎麼認識的新城市,卻也得想辦法探知,該市有沒有一家圖書分類良好的書店。此外,他們遷居入境的另外一個阻礙門檻:語言不同與文化差異則是扮演能否適應的重要角色,許多移民者感覺不如自己期待,而能夠把德語說得流俐的人,便很快就能讓自己入境隨俗。就像之前提到過的,我們不僅只是在書店銷售陳列點打出宣傳廣告,而是移民者也必須與語言機構之外的人交談打交道。《歡迎來到德國》的宣傳對象,我們有意識地不去針對終端客戶,用意在於邀請在地書店。我們以歡迎移民為名的宣傳海報,就包含所有參與這項文宣行動的書店業者代碼,也包括連結這些書店的QR-Code。

市場對德語學習/以德語為第二外語書類的需求在成長,這當然並非意味每一處的書店都會獲得同等成長獲利。所以我們就建議書店業者,與社區教育學校、私人語文補習班、或在地歌德學院保持連繫。在德國聯邦統計局也能查閱到德國各聯邦區所在地的移民人數。在湖博出版社與書店之間的商貿往來,我們樂於提供應有的諮詢與服務。

湖博出版社致力編製德語教材,這自然也有它的歷史脈絡可尋。1955年,湖博在圖書市場上是第一家以發行德語學習教材/以德語為第二外語教材的出版社。這在當時,就沒有一個人相信,這樣的出版主題居然能在市場生存。直到過了許久,市場才出現以出版相同主題的出版競爭者 ── 就我們一路開發德語學習教材內容的廣度與深度來看,湖博出版社從過去發展至今,在德語教材出版領域上,我們已然躍居為世界龍頭。德語學習教材就是湖博出版社致力編研的核心出版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