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麗莎.羅德(Elisa Rodé)在線上號召各路人馬展開抵制到亞馬遜購物。為什麼這位在教成人教育課的特約講師不願對這家線上大咖再忍受下去?那麼,為什麼她要相信在地書店業者能從抵制亞馬遜的文宣行動上獲利?本週週日專欄請她為我們說明這個道理。
在“不要亞馬遜 ”網頁向外界呼籲不要向亞馬遜訂書:人們為了貪圖自己的舒適,不加思索就向亞馬遜訂書,這麼一來,亞馬遜壟斷市場,您不僅只是在幫他推波助瀾而已,亞馬遜對待員工的苛刻行徑,以及用近似敲詐的商業行為在勒求許多出版社與作者群,經過您跟他這麼一訂,您不是在為虎作倀,那什麼才是?
“不要亞馬遜”文宣活動採老鼠會行銷手法來加以推動:只要知道這文宣抵制的訴求是什麼,並且認同這是一個好的行動,就該繼續將這網頁串聯起來,經由臉書與社群網絡廣泛普及開來,就可能很快地連繫到許許多多抵制亞馬遜的支持者,然而我自己是有覺知的地在那裡不要登入。不過,每一個人都能自由抉擇,自己是不是要跟進,與這次的文宣行動串聯在一起。這項行動經由老鼠會手法運作後,工作本身與文宣費用就會轉嫁給許多的人,能夠串連擴散給好幾百萬的人,文宣用別的方法根本就澎湃不起來。
不要僅是被動式在友善地觀看文宣行動,這優勢也是直接促請人們跟著“不要亞馬遜”一起響應,至少要跟著一起報導,而且之後還要在行為上正確地做到,就從您逛到一家書店,讓自己是自在地翻書,在那裡自己發現到美麗的書。

我之所以要抵制亞馬遜的主要理由,當然,我拒絕他使用這種過火的激進策略,而且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我的意思不是說,您一次都不要到線上購物。不過,為什麼是什麼東西,真的,不管是什麼東西都要在線上訂購呢?為什麼一家企業不能就此滿足,就不能讓別家企業也有合理存在的可能性?我拒絕企業用這種奪取心態來經營。我希望購物環境是多元化,不論一個人是在實體商店,還是虛擬世界都是如此。
也許,“不要亞馬遜”文宣訴求的,這至少能讓更多的人在購買東西時,會生出三思後行的作用,他們在亞馬遜訂購,這是在幫自己所處的生活環境,走向一條通往荒涼的路,而這是一條「阻力最少」的路。然後,也許您又會心血來潮用自以為是的「阻力」,好比,在一家書店的某種舒適氛圍中為自己尋覓到好的讀物。
依麗莎.羅德(Elisa Rodé)是LINKEN女企業家聯邦諮詢發言人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