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做歷經到一場文藝復興。這句話也能用在設計店鋪嗎?室內設計師馬堤亞斯.法蘭茲(Matthias Franz)在訪問中,談到書店業者自己動手設計書店的品牌形象(DIY),多餘的成本開銷,並談及品味的問題。
書店業者自己打造書店品牌:這能讓顧客信得過嗎?
對小型店家來說,這常常根本就別無他法。小型書店業者自行發展書店的品牌形象,常常這也會有它一股特殊的吸引力,不過,這還是有它的界限:一家書店的佔地空間若是介在一百到一百五十坪方米之間,這時,書店就該有書店自己的設計概念,業者在經營書店時,是真真實實地照著這個概念來做生意。而顧客喜歡上門購物,活在一份舒適的自在感中,或是諸如此類。
自己動手為書店打造品牌的業者,這是把支出省在錯誤的地方?
書店業者放手讓自己動手設計,這就好像門外漢在做的事一樣 ─ 他們又會從哪裡知道,人們對書店空間感的感覺如何 ─ 這起不了什麼作用。一般而言,顧客買書,都想買的快快樂樂。偏巧,一家書店若是得靠著書店空間來獲取利益的話,這就要靠專業室內設計師來為書店營造出一份相襯的和悅氣氛。一家書店散發出的是什麼樣的氛圍,這很容易就能讓顧客感染得到,他們對一家店的氣氛好不好,也會敏感兮兮。
書店業者聘請室內設計師來裝潢,這個價碼有多高?
這是要看接到的是什麼案子,無法一概而論。可是我能肯定的是,一份用心設計好的施工圖,是紮紮實實的,這份用心常常值得它的代價,此外,書店業者在經營書店的方方面面上,還能逐步實現這個設計概念。而自己動手設計書店的風險,就在一份亮眼的營收成績,這個風險的機率實是太大。專業設計師也能因此從他自己的經驗中,為書店業者省掉不少高昂的學費。
若是有家書店業者的手工技藝高超呢?
書店業者為了省錢,當然也能在施工時,把自己的幾項手藝用在店面設計上。一個人的手工技藝要是天賦異稟,這當然並不表示,這個人知道要怎麼去建構ㄧ家商店。書店業者在為書店施工時,一般人很少會去說些什麼,這跟一個人的品味有關 ─ 而人們常常把這顛倒來看。於是,書店業者該就把施工設計圖,供貨列表,估價比較,施工監督,完工進度表,成本控制,一直來到工程驗收,交給專業設計師來做 ─ 這些的花費支出,真的花的比較實惠!
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基本設計圖的概念已經打好了底。那書店業者該怎麼按圖施工,這該從那邊開始著手做?這裡面碰上的問題是卡在哪?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可行方案,而這會讓書店呈現出什麼樣的面貌?光是要把這些問題明確的爬梳出來,就只有讓專業人士在維持一定的距離下整理出來。何況,書店業者還能繼續專心從事書店業務。要為書店實現改換門面的計劃,這些得耗掉許多的時間與專業知識。業者在自己動手為書店改換門面時,這裡面還隱藏著許許多多的危險,有些還會形成沒有必要的成本。
馬堤亞斯.法蘭茲(Matthias Franz)在圖書業內活躍、發展迄今幾十年。他是為萬象連鎖書店(約400家)設計商店概念的室內設計師;此外,由他所設計的大型書店也含概DHB/Hugndubel(約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