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1

新開張書店系列報導五之五:博納市的書店

博納市的書店

博納市(Borna)是萊比席(Leipzip)南方約30公里的一座小城。現年49歲的艾兒可.康普能爾(Elke Kämpfner)與38歲的芬妮.艾柏哈德特(Fanny Eberhardt)於2013年9月在B.市共同創立書店。德國出版書商週刊引述康普能爾的話:「我們血液裡還有好多腎上腺素沒飆」。一年後,她的腎上腺素飆起來了嗎?

書店名稱:書店
所在城市:博納(Borna)
書店業主:艾兒可.康普能爾/芬妮.艾柏哈德特
銷售用地:120平方米
開幕時間:2013年9月
書店網站:die-buchhandlung-borna.de

這兩位店東家信誓旦旦的表示:「只把腎上腺素飆在正向光明的事上」,這兩人開店之前所過的日子,就是她們處在人生例外的時候,這些日子可耗掉不少精力:八個禮拜前,這兩個人還處在失業狀態。庫爾特.圖霍斯基書店(Kurt-Tucholsky)是薩克森B.I.S. 股份有限公司的總店,B.I.S.在B.市的連鎖零售書店有六家之多,最終向法院登記破產收場。而這兩人不僅是從書店學徒時代認識至今,而且還是共事多年的老同事,她們眼見機不可失,決定聯手自立門戶。「書店」在B.市老地段成立,只是從200平方米縮小到120平方米,在此同時,這家書店也變成大批公民關注的對象。對此,康普能爾的說法是:「書店一開幕,所有媒體都來到現場,博納市民將『書店』視為他們的驕傲」。這家書店能引起外界這麼大的共鳴,這是可喜之事,這位49歲的康普能爾卻謙虛的表示:「『書店』可不是憑空冒出,這家店最好的前提,它在B. 市當地是開了幾十年的老店,而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自起爐灶開一家獨立書店,這路要走對了,就能從書店的日常生意證明出來,而我們的腎上腺素就會反應出該有的健康狀況。博納概括算得上一座小城市,在一萬九千居民當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從「書店」裡面找到他們要走的路。從B.市市民的購物行為就能讓人明顯看出,他們對店主親自打理店務的在地書店是有多麼珍惜。康普能爾瞭解,書店的主要目標客族是「50歲以上」的一批人,「書店和過去比起來,我們現在更以人的姿態出現,有幾位客戶就是這樣被我們拉了回來,人們是有意識的在向我們買東西」。在此同時,我們透過臉書與年輕族群組出一個「活潑的網絡」平台。從這也就能看出書店未來客群的潛力,這運作的就像書店與多所學校之間的合作。

這位書店創辦人把活動企劃成「書店」節目場次時,顯然還顧及活動層次的格局,而這樣的安排也成就了「書店」。書店辦的每場活動都可容納35名觀眾,艾柏哈德特說:活動入場券全都銷售一空。書店除了推出朗誦活動之外,也安排手工藝之夜,烹調課與包裝研習課等。就連一歲娃兒都能在地方上的兒童育樂休閒中心的活動週與募款慶祝活動參一咖。「我們的顧客總想知道,書店會為他們推出哪一方面的活動,然後試著如法泡製」,他們想要這麼做,這可讓艾柏哈德特樂了,這就說出未來還有更多的男性訪客會讓書店的各種活動引誘上門。2015年,書店還會「演出」小花園戲碼。B.市「書店」雙人組在一位助手幫忙下,為書店工作時的共同基礎調整焦距,她們知道:「書店在跟著與時俱進的潮流走時,心情上是喜悅的。我們很喜歡書店的工作,而且也喜歡出外度假,這樣我們才會有足夠的體力做好事」。這兩位店主人的彼此共識是:「我們在書店要一起白頭到老!」

以上新開張書店系列報導撰寫人:克里絲汀娜.布思(Christina Bu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