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出版合併案就是現金護套交易
用不了多久,Springer SBM,BC Partners,Macmillan SE三方就會讓世人從世界科學,技術與醫學出版版圖上看到合併後的Macmillan SE–Springer將晉身為全球最龐大的出版要員之一。這筆交易案的背後,主事人打的是什麼算盤?
照這兩大出版集團股東採用策略的羅輯來看,他們很可能想在科學,技術與醫學學術英文市場上長期穩固其世界領先地位,並在「教育」學科領域領導供應業者當中取得一席之地。
兩家出版企業用的是什麼方式得以順利合併?
(a):這指的是現金護套,兩家合併企業夥伴經由收購取得可茲比較的市場地位,不論那一方夥伴,本身必須高度置身在投資事務中;(b):降低風險:Holtzbrinck出版集團經過幾年與BC Partners互動後,主事決策人對其商業運作當然是充分瞭解。就從藍燈書屋與企鵝出版在幾年前的合併交易案就讓人看的明白。
從STM全球名列前茅的競爭對手來看,Macmillan SE–Springer的合併營收規模距離,好比愛思唯爾出版集團(Reed Elsevier)有多近?
若從《英國書商協會》雜誌公佈STM排名營收數據來看,Macmillan SE–Springer合併營收應該高過麥格羅西爾(McGraw-Hill)的14億歐元與約翰.威立(Wiley)的13億歐元,也許列居第四,前面還有皮爾森(Pearson)的56億歐元,愛思唯爾(Reed Elseviert)44億歐元,以及華特斯.克魯沃(Wolters Kluwer)的36億歐元。
您在得知Holtzbrinck–Springer 兆豐合併案時是不是很訝異?
這個消息真是讓人吃驚啊!從我的角度來看,這對BC Partners會是一個相當漂亮的退場機制,儘管這也是經過許多步驟後才退出。
這話怎麼說?
BC Partners持有Springer SBM股權,時間不過就一年半載又要再度撤資,至少這撤出股數還佔多數;投資人投資一家公司的時間會這麼短,這對財務投資界來說可是相當不尋常的例子,而且照BC Partners的說法是,這是一筆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交易案。
那麼是那位股東會補上BC Partners撤出的資金?
BC Partners是不會長期持有Springer SBM股權的,至於Holtzbrinck什麼時候才會接下這起合併案的另外47%股權,這還要等待觀望ㄧ陣。就算在幾年之內,Springer SBM轉型成上市公司,這也是一個可想而知的退場選擇。我還不怎麼清楚的是,Springer SBM與Macmillan SE共組出版企業後,b2b的商機還能有多少的未來?若從b2b的營收比例來看,這方面營收表現是最少的,這主是還是從前的「貝塔思曼專業媒體」所經營的領域;看來,Holtzbrinck會售出b2b,這是可想而知的事。
Holtzbrinck未來是不是Springer SBM與Macmillan SE合併案的大股東?
根據合併營收總額 ─ Holtzbrinck ─ 只佔三分之二,不過收購股份就達53%,可想而知的是,除此之外,該還有約好的現金交易在平衡價差。
Holtzbrinck能從這筆合併案得到什麼直接好處?
史提芬.馮.霍爾茲布林克(Stefan von Holtzbrinck)最近才向火箭網路創投GmbH(Rocket Internet)交換出版股本(VC-Aktivitäten)─ 從他與Springer SBM談的這筆合併交易案來看,這行動也意味出他的投資策略是努力在「回到出版本業」。
Springer SBM能藉由這個合併案獲得什麼?
Springer SBM自2003年至今,前後歷經三種不同型態的投資人,SSBM顯然是Holtzbrinck出版集團家族股東人史提芬.馮.霍爾茲布林克經由「策略港口」的形式下被找到了。
以上提問人:凱.木爾雷克(Kai Mühl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