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9

新開張書店系列報導五之三:芭芭拉書店

美麗舒適的芭芭拉書店,與人交流的店主人

誰規定居民超過十萬的城市就只能有一家書店?這從卡特琳.歐爾茲葛(Kathrin Olzog)看來,她就認為:這座城市肯定還有「發展空間」。於是她主動採取行動開設獨立書店:芭芭拉書店。

書店店名:芭芭拉書店
所在城市:摩爾市
書店業主:卡特琳.歐爾茲葛
銷售佔地:100平方米
開幕時間:2013年9月

整個摩爾市,除了泰禮雅分店外,就屬歐爾茲葛的店是唯一由業主親自打理的零售書店。這店開在地方上是大有斬獲啊!她說:「書店生意興隆,我是滿意到笑不嚨嘴」。歐爾茲葛過去有書店專業訓練的底子,她在創立芭芭拉書店之後,一年後的資產報表是成果豐碩。現年39歲的她之前曾在萬象摩爾市分店做了9年店長,人生路上事事難料,萬象總部去年撤回該市據店,這麼一來,也讓她丟了工作。自起爐灶的念頭在她腦海盤旋的也夠久了,她要有具體的行動,她是這麼形容自己:「接著我就看到一家在地商店的告示在我眼前晃來晃去:50平方米大,老式建築,木頭拼花地板,這不就是她在找的店面標的」。

9月1日這一天,她為芭芭拉書店舉辦開幕慶祝會,店名取作芭芭拉,這店名有什麼意義嗎?歐爾茲葛的答案是,原來神聖芭芭拉是山中礦工的守護女神,魯爾這一帶的人將她視為地方的護法神,而這也同時就說出,芭芭拉書店店內供應的零售商品,而宗教禮拜用品是她額外為顧客準備的。她找來兩個鐘點打工夥伴就開始賣起東西,一位是萬象同事,另外ㄧ位受過書店培訓,才過了半年,這兩人就能以兼職方式在書店工作,不久前,又有一位打工同事加入書店。對此,歐爾茲葛是高興的透露:「書店營收狀況比她預期的好,就連夏季該淡的月也都不淡了」。她會走上開店之途,這份勇氣不只來自她過去是萬象分店店長的經驗,也有部份因她也參與電子書會員社團。「電子書社團當我的靠山,這讓我安心不少,我在摩爾市找到立足點與可茲交流對象」。她在零售店時是什麼東西都試著去賣。她很快就確定出,到店裡跟她買東西的人跟萬象早期客層不是同類的人。照她自己估計,她從萬象「順道」帶到芭芭拉的顧客大約只有二成。有一大部分新來的顧客都是新面孔。「一開始時,我在店裡陳列許多簡易讀物,不過我很快就發現到,我的顧客可不這麼想,舉例來說,鮑里斯.貝克(Boris Becker)的新書在我店裡就賣不太動」。如今,她花了許多精力把書店調整到符合那些要求挑剔顧客的期待,為店內商品去蕪存菁,將名不見經傳出版社的書陳列出來,對此她還強調,她開店最大的樂趣就在跟顧客打交道。

至於芭芭拉書店的目標族群會是哪ㄧ群人?對此她肯定的表示:50歲以上的婦女,這族群的人把價值觀放在「舒適自在與人際往來」。芭芭拉書店除了主銷文學小說與非文學紀實書之外,就是手工藝品與食譜書了,另外架上還陳列出宗教禮拜用品,這些好比是洗禮儀式的蠟燭燈台,玫瑰經的念珠,而書店對外發佈的訊息文章就會談及這方面的事,就連免費宅配服務訊息也會對外說明。歐爾茲葛說:「我們明顯注意到,我們書店的顧客是有意識的在向在地獨立書店購買東西」。顧客之間的口耳相傳為芭芭拉生意起了很大作用 ─ 從書店售出財經類別業績就能看出,目前這類別的收入大約佔書店整體營收的一成。直到最近,市立圖書館才成為書店新客戶。「來到店裡買東西的顧客反而較少了,不過這些上門的人是有時間消費的一群人」,歐爾茲葛表示,書店店務運作讓她滿意極了,可想而知的是,不出幾年,她就能把芭芭拉遷到較為寬敞的店面,要不,她甚至還能到別的地方再開一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