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5

《查理週報》恐怖攻擊事件系列報導(下)

烏利奇.諾爾特(Ulrich Nolte)在貝克出版社 (C.H. Beck) 擔任非文學書系,伊斯蘭、猶太教,神學與世界宗教出版領域的總主編

「貝克出版的目錄裡,伊斯蘭相關書籍涉獵的層面是相當的廣泛,所探究的議題當中,也含括伊斯蘭教徒不怎麼喜歡碰觸的議題:信奉伊斯蘭教的孩子從古蘭經看到的穆罕默德,以及從歷史工作者為伊斯蘭教編纂形成的演進文獻來看,伊斯蘭先知教穆罕默德的言行與伊斯蘭傳統教派的認知偏偏不怎麼相符」。《查理週報》恐怖事件消息傳來後,從我腦海閃出的第一個念頭是:貝克出版社會不會也會變成恐怖份子下一個攻擊目標?第二個念頭是:現在,時機成熟了!這句話也就說,伊斯蘭教徒現在比起過往任何一個時刻,讓人更能看到他們也是樂於崇尚自由主義,願意除弊革新走向世界的人。

複製出版社(Verlag Reprodukt)以出版漫畫繪本為主,這場恐怖襲擊事件從作者菲利普.寇雷科(Filip Kolek)看來:

「它帶給世人的震驚是存在的 ─ 漫畫圈就這麼小,與我們往來的法國出版同業當中,有人認識那些被恐怖份子殺害的漫畫家」。我們出版社與法國世界日報在柏林外辦處一同為來自世界22個國家的47位藝術家聯合舉辦漫畫展【漫畫家在世人眼中的地位】,這場展出就在明天,伊斯蘭恐怖份子屠殺《查理週報》數位漫畫家,這等行徑勢必成為漫畫家筆下所要探究的繪畫議題。德國在看這起恐攻事件的角度和法國同業略有不同。無論如何,漫畫主題得先通過審查這一關,在我們這裡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帕米拉出版社(Palmyra)作者喬志.史坦恩(Georg Stein)

「世人唯有期待,大多數伊斯蘭教徒在與世人對話時,與這起恐攻事件劃清界限,不至被恐怖份子的行刑行徑給誤導下去,使得恐怖攻擊行為日益囂張。多位作者成為伊斯蘭教派組織瞄準的標靶對象,這是無可避免之事;從過去的歷史也看過這種的事發生。我認為最令人質疑的是,未來要出版的書,若是出於害怕心理,是不是就不要出了呢」。

德國大眾出版社AG主管雷奈.史崔恩(René Strien)

「恐怖份子昨日襲擊《查理週報》後,擺明衝著德國出版社支持者人而來:社會觀察人也唯站有在中間立場才得以在言論自由的框架上站穩腳步;用多元面向來觀察恐攻事件;可能的思維的角度常常也是從錯誤的迷陣中釐清脈絡;這起恐攻事件經過方方面面討論示現出的民主文化,這樣的開放也只有在完全沒有暴力的空間下才可能見得到。所以,武裝恐怖份子在巴黎市中心《查理週報》採取行刑式的卑劣行徑,這不會是發生在法國的一次事件,也不會是伊斯蘭教與基督教要面臨的一個問題,而是從這次事件更能讓人看到,我們理解民主的自我認知,這究竟是處在什麼程度上。

襲擊行徑帶給世人的會是什麼後果是難以估計。現在,這不僅關係到我們得把自己的立場清楚表達出來,而且還要把個人與那些受到恐攻受難犧牲者站在同一條線上的團結力量表現出來,而我們挺身發言又是為了什麼?在此同時,我們必須嚴厲回絕那些已從洞口匍匐前進的人,這是為了將他們難以忍受的話來給予調治 ─ 現在,在德國稱這樣的人為勒龐人、或歐洲抵制西方伊斯蘭化的愛國人士(縮寫:PEGIDA/Patriotische Europäer gegen die Islamisierung des Abendlandes)。 而我們大眾出版社從幾個世紀以來演化過程為爭取民主的基本價值付諸努力,我們必須弄明白的是,民主與包容的價值,這不會與任人擺佈混為一談」。

世人從這次恐攻造成的痛苦指數看到,為什麼社會需要媒體的自由言論報導。大眾出版社喊出一陳不變的口號和號召短期政治行動,還不如去闡述出什麼是民主與包容的價值?為此提出不同分析,是要將民主與包容價值的魅力持續不斷發表出版。我們若從大眾出版社面向來看這次恐怖攻擊事件,大眾出版社就站在民眾的最前線。大眾出版社小組成員就要召開2015年年度會議,我們團體勢必也會依據最新情況協議出對策,大眾出版社AG董事會成員正在密集研討,該用什麼形式將它呈現出來。」

其餘報導詳參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