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兒童與青少年研究報告與圖書業息息相關 ; 他的重要性卻未獲得業界應有的評價。」德國出版書商週刊記者塔瑪拉.懷思 (Tamara Weise) 提出以下評論:
根據一項新出爐的消費研究報導指出:有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樂意把錢花在購買童書與青少年書籍上、並且還願意為此付出更多的支出,童書與青少年書籍在書市上表現的是如此的活潑積極度,這是前所未見哪!(詳細內容請翻閱德國出版書商週刊明天出刊的相關報導)
打從2006年開始,德國書市在童書與青少年族群的消費人口大約成長一百萬人數、購書業績增加一千一百萬歐元、銷售數量達到近八百萬冊 ; 這樣漂亮的市場數字,感覺起來就像是在童話故事中才會看得到的美夢,卻真實出現在書市的舞台上 ; 其中兩項關鍵理由 : 第一,出版社提供書目企劃內容的多元性增加,這麼一來,讓購書人的期待幾乎是獲得應有的滿足 ; 第二:實體書業者現在願意將書櫃騰出更多的位子給童書與青少年類書籍 ─── 這也讓出版該類書籍的主角有了更多上台的表演機會。
製作人、書商、購書人的爬坡數字表現步伐一致:但是,這要怎麼來說呢?可惜,這可不像是一般書市的正常狀況!通常童書與青少年文學書類的市場可不是那麼的按牌理發牌呀!依照該份研究報告:歸屬在童書與青少年文學類的上市書目,數量明顯的超過飽和界限。難到是因為網路上提供的免費知識、以及藉由互動式產品得以讓書籍延著網路市的邊緣滲入了嗎?機會看起來好像是不錯 ; 不過,書目內容與讀者的需求不對味 ─── 卻是極有可能的事實 ; 太多的出版社複製太多類似的書目,而不是從自己研發出來,卻是複製別人已經成功的典範。簡單的說,讀者的味蕾讓過多類似的書目給麻痹掉了 ─── 反而牽制了這塊市場的運轉,也造成該市場目前再度的萎縮。
我得為這份研究報告本身說句話:他的重要性未獲得應有的評價。只要是與書籍相關的業者,都應該要具備應有的市場眼光(長遠) ─── 這也適用在於當自己的工作強項是分屬在完全不同的市場領域上。不過因為有了這份研究報告,卻也讓所有的書商、讀者發現到認識彼此的機會 ; 還有激盪、發展出過去從未想到過的新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