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9

吉恩.巴普堤斯.馬雷特在亞馬遜臥底......

我在亞馬遜感受不出它的文化 

巴黎一家出版社Fayard於今年五月初發行吉恩.巴普堤斯.馬雷特(Jean-Baptiste Malet)《亞馬遜,我混入『全世界最好的網咖』工作》。馬雷特是一名記者,他在書中描述自己趁著聖誕商機熱絡的前夕,以計時工人身份混入亞馬遜位在法國蒙特利馬爾物流作業中心工作。他在這本書裡紀錄自己在那裡的工作經驗。記者羅夫.科林西克 (Ralf Klingsieck) 代表boersenblatt.net與馬雷特進行以下的訪談。

科林西克:您是出於什麼樣的想法,而讓自己混入亞馬遜工作?
馬雷特:我是法國南部土倫市的一名記者。我喜歡看書,並且會常常到不同的書店走動,因此,我得知在這些書店業者當中,有多少家書店在與亞馬遜抗衡時,是在這麼樣懸殊的競爭條件下淪為犧牲者。就因這樣的緣故而讓我想到,親自前往亞馬遜位在南法蒙特利馬爾市的物流作業中心進行相關檢索,並寫一本亞馬遜之書。儘管我試過各種方法與亞馬遜在地員工談話,這些員工的反應有如驚弓之鳥,只答覆說,他們不准與記者交談。亞馬遜位在南法的這座作業中心,是一座完全封閉的世界。一直以來,我熱衷閱讀德國記者與作家Günter Wallraff的著作,於是這就讓我想到,不如自己進入亞馬遜內部工作,以便實地觀察。去年秋季,我在蒙特利馬爾市的一間公寓租下一間房間,接著就向一家人力派遣公司遞出申請計時工人工作。這家公司專門為亞馬遜因應聖誕銷售旺季,招募人力。我是用自己的真名提出申請,人力派遣公司若是在網路查看我是誰,很快就會得知我是一名記者。不過,我的工作申請還算順利,我也通過人力公司所有的招募測試,我被錄取了,在亞馬遜我要整整上六個星期夜班。雇用我的人是專為亞馬遜招募計時派遣人力的Adecco公司,。

科林西克:您的雇主讓您在亞馬遜接受哪些的指派工作?
馬雷特:他們沒有指派我的工作,而是我要從四項不同工作選項中,選擇ㄧ項來做。這四項工作其中的兩項是在倉庫,另外兩項是跟「製造」有關。在倉庫的工作,如果不是擔任「拆箱員」(Eacher),把送到貨品拆開後,進行整理分類,然後輸入電腦系統進行分類。不然就是在倉庫貨架部擔任「上架員」 (Stower),進行貨品上架整理工作;至於兩份與「製造」有關工作,一個是當「組裝員」(Picker),這要根據顧客訂單找出訂單上所有商品,另一個就是擔任「包裝員」(Packer),為顧客訂購的貨品進行打包工作。這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困難之處:在倉庫工作,這會用到我許多的體力,因為不同貨品到貨數項,不是以百來計,而是常常以噸來計。若是要當組裝員,每輪到一次班,我就要在三萬六千坪方米的大型廠房裡跑個20來公里。若是要選「包裝員」工作的話,我的所有工作時間都必須站在工作台旁進行打包工作。於是,我在這四項工作選項中,就決定選擇組裝員的工作來做,於是我這就得要到處跑來跑去。不過,來到這裡工作的人,不論是選擇在哪一個工作崗位,工作難度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高難度,而且還會做到筋疲力竭的地步。由於工作辛苦,人力流動率也是非常之高。不過,亞馬遜物流作業的廠房多半是位在失業率高的地方,以至當地人沒有別的選擇。就像蒙特利馬爾市德龍省區的失業率就高達11,4%。因此,亞馬遜常常又能募到新人力。

科林西克:亞馬遜與員工之間的相處模式如何?
馬雷特:我們在倉庫地是直接面對組長與經理,他們一直瓜噪地幫員工「打氣」。輪班的計時人員在開始工作時,不僅只是拿到一份有待完成的指定工作,並且我們還被要求工作時要「樂在其中」。這簡直就是在開玩笑,因為每位值班計時工人後頭,都有電腦不斷在盯著工作生產力,工作進度表現若是不如預期,或暫時落後,那麼,班頭就會在個人談話時,給個警告或提醒。計時工人表現若是在班頭的認定上,手腳不夠俐落,做完了今天,搞不好明天就要被炒魷魚。新手來到亞馬遜上工,會收到ㄧ份英文定義表,上頭會標註出不同工作操作台,部門或工作崗位的說明。工作人員就憑著這份說明,學習進入工作狀態,並掌握工作進度,因為只有他們是在企業作業時間運作。此外,這裡的所有員工,也包括班頭都是用你來稱呼彼此,而同事之間只呼叫對方名字。

科林西克:亞馬遜不是有一位企業顧問?他在裡頭有什麼樣的影響力?
馬雷特:沒錯,亞馬遜是有這麼一位顧問,畢竟,法國對企業是有它的法律規範。亞馬遜在法國成立第一座作業基地台,就位在法國奧爾良市北部Saran區。這位企業顧問的表現,甚至能用非常活躍來形容。他在2009年就組織發動第一次罷工行動,讓亞馬遜在世界各地都經歷到這次罷工的威力。那時,這若是要在亞馬遜位在蒙特利馬爾物流基地發動的話,就會比較困難。因為我所認識的一位工會會員,據他告訴我的,企業工會所有的會員都受到主管特別嚴格監控,因為主管會藉機找出任何可茲利用的藉口來革他們的職。

科林西克:您要如何用自己的經驗來為亞馬遜作出總結?
馬雷特:亞馬遜很可能不是因為企業發源地是在美國,而讓自己「企業文化」作風要表現出比大多數法國大企業更明顯的嘲諷姿態。在亞馬遜也得要勤奮地工作,不過員工不會與幸福又滿意的「合夥人」上演一幕虛幻似的田園寧靜假象。亞馬遜在網路上崛起,以至數以百計的書店業者無法在這樣懸殊競爭條件下跟上腳步,而得走上歇業一途。這麼一來,分散在法國各地的書店網絡就在這座無可取代的文化「堡壘」下,逐漸凋零。我在亞馬遜工作,感受不出它的文化。書籍對亞馬遜來說,不過就是個產品,就像其它產品一般。書籍是家庭預算的一部份,或是櫃子恰好有個位置空出,就讓它當玩具似的擺在櫃子作出排序。事實結論是,據SLF書店業者協會在不久前發佈一份研究報告,讓人從中確知一項數據,讀者在網路上購書,像是亞馬遜網咖這樣的出貨風格,若是跟傳統書店買賣書籍需要的人力相比,亞馬遜就減少十八倍。這項數據對書店業者,以及那些把書籍與他們未來發展前景放在心上的人看來,這就不怎麼好了。此外,讀者在網路向亞馬遜訂書時, 也是必須明白這對書店業者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