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9

GU出版品要貼近讀者的真實生活

食譜概念明確
Gräfe und Unzer調整出版路線,要貼近讀者的真實生活

想在廚房好好弄頓飯,就是不知該從何下手,眼見麵粉屑落的滿地都是,偏偏鍋子裡的水還來湊熱鬧,流理台可不是給濺的一蹋糊塗,這番景象可是跟我們在食譜裡常見到的廚房有著天壤之別地呀。食譜裡的廚房不是常常跟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廚房一般,竟是完美到如此之遙不可及。可是這種折磨人似的完美作菜主義,Gräfe und Unzer並不想讓自己再這麼忍受下去,如今GU在此要為完全翻新後的秋季目錄作出預告。並為GU市場行銷的新策略作出定調。

真實生活的一面
Gräfe und Unzer的出版品牌,在市場上依然強勢,儘管如此,它仍然也是要如同其它出版社一般,都得為了自己在市場上的立足,而必須不斷地兢兢業業,才得以持續地讓GU的這塊出版招牌,熠熠生輝。現在這個時候,GU是為了自己在市場上的重新起步而摩拳擦掌;距離上一次,這已是六年前的事了。

朵蘿甜.希里格(Dorothee Seeliger)是GU出版部的資深主管,自去年七月起,她出任GU出版企劃部總經理。她表示,GU打算重新調整出版企畫路線,為此,出版領導人為出版企劃而擬定了新方針,這自然而然就會嵌入在2013年秋季目錄裡面作出應有的定格。GU市場行銷部的主管堤爾.汪貝克(Till Wahnbaeck) 稍後就要為此付諸行動。他們要分頭從兩個方向共同來為GU調整出和諧的出版律動。一方面,這要從調整GU出版產品的設計形象來著手,為此,GU與位在慕尼黑代理業者Independent Medien Design進行合作,對目標族群展開分析,而從分析的結果得知事實:從讀者的角度來看GU食譜,它的形象是給塑造的過於完美。這項分析結果讓GU一轉念就把腦筋給動在一本烘焙書的書封上,好比說,GU日後的烘焙書,麵粉碎屑也是可以在書封上如實地呈現出來。這麼設計,理由說來挺簡單,書封上呈現出烘焙好的完美蛋糕,這可是只有烘焙師父才有辦法做得到,那麼,讀者這不就是很快地在表達說:這等完美,我根本就做不來呀! 

朵蘿甜.希里格
是誰的烘焙功夫達到保羅.博克思的水準

希里格說:「就GU食譜系列來看,我們要從中傳達給讀者的是,實在又真實的作菜料理,我們要讓食物的烹調實驗是充滿著動手做的樂趣,作菜該是讓它具有個人的獨特風格。」此外,從兩種書封的設計上,手工做的元素也是屬於設計的一環。讀者不管是拿起哪一本GU烹飪系列的指導書,都能在看到《南瓜菜餚》、《拉可雷特起司》、或《麵條醬汁》書封上的老照片,從心底就自然泛出某種的情感,宛若保羅.博克思(Paul Bocuse)老爹在親自示範做菜一般。

我們反過頭來從美食老饕那裡,把她們個別的拿手菜當作是食譜的新題材,它的目標不在把菜餚作出完美的高級呈現。從這些食譜的標題來看,有的書名表明自己就不是要完美的呈現,反而是用比較簡單俐落的烹飪標題《性靈食物》就含概出《用刀子、叉子、心靈、快樂…….,溫潤心靈餐飲》的這樣書標。

跟讀者你來你去

繪圖語彙是在朝著有意義的感性上發展,也就是:自然本質。這個道理並非只是適用在烹飪上,把自然本性用在家庭寵物、或園藝的工作上,也自然是行得通。對於文章的本身,也是一樣能夠讓它自然的表現。希里格說:「作者寫的文章,是要讓讀者讀起來,就像是作者是親自在跟他們說話一般。對此,作者對於自己寫的文章就要有這樣的保證,在對讀者提出建議時,在文章中,就使用第一人稱.我.來寫作。」

書封要避免使用尖銳的色彩,而是要讓它富有個別的獨特性,而這也正是書籍色彩新主流的配色格言。書脊不再是用統一黃色,而是用花紋圖飾、採用更多色系來作為它的配色選擇,而把黃色作為它的信號顏色,而總是出現在書封上。從書封拉出一條素雅的黃色絲帶,至於黃色系的GU商標,我們現在要在它的角尖邊上修出幅度。這麼一來,分頁絲帶與出版商標就都能各司其所。希里格認為:「這得憑靠讀者自己的觸受感覺力。」

終端消費市場將扮演更重的份量

至於第二個方向,GU預計秋季要在行銷部佈設新樁:GU將針對終端客戶再度採取大動作的擴展行動,這是行銷主管堤爾.汪貝克要使力的表現之處。他強調:「我們提高了廣告預算,調整GU的溝通策略,並把出版社廣告延展之處調整到三倍之多。」至目前為止,GU在雜誌裡刊出有多達五十種不同的書目廣告,現在要用另一套方式。GU打算在未來,在印刷與線上的領域上,對特別的出版主題刊登廣告,好比花園,烹飪,嬰孩與幼兒等。這項廣告措施是在多個目標族群下作出劃分。

謝謝,GU!

此外,汪貝克正卯足全力在為廣告詞的形式進行現代化工程:他與幕尼黑1913代理業者共同進行這項工程,對此,GU就提出了自我質疑,誰才是談論出版產品的最佳人選,這個答案,當然是顧客自己。

讀者接下來就會想到要感謝廣告媒介,有了它,GU就能把對的產品傳送給關係夥伴,為生活提供指導協助,引起讀者對GU的注意力,提供食譜指南。汪貝克指出,「來自生活中的這些圖繪,又再度與書籍重新再起步作出強烈的連結。」就這一點上,這也是關係到產品的獨特性,而不是為了產品的完美性,卻是要讓人活著感到樂趣十足。

GU之所以要從企劃書目重新再起步,緊接著就要開發終端客戶的新市場,這個目標立的明確:我們擁有越多的讀者,這就會鞏固出版營收。到頭來,書店業者也會為此而感到高興。汪貝克:「我們要在秋季出版目錄上市前,要透過GU的代表向所有的書店業者作出介紹」;出版社提供POS銷售材料,《鹹酥派》新集將免費分贈給書店業者。

出版較少的新書,卻讓它有更好與更現代化的內容

這次再度作出調整的目標,卻也包括了:降低書目數量。對此,希里格說明:「市場上的書俯拾皆是」,「於是,我們若把已有的書作出改進,少出幾本新書,並把符合時代精神的新書編入出版目錄裡。」

GU這次調整出版航道,這得要投入多少的成本,就不得而知。汪貝克在此提到的成本是與「重大投資」有關。在這裡,我們現在已經能夠確實知道的事:「如果投資是為了要強化市場,就不會有半分歐元是在作錯誤的投資。」

以上撰文人:安德烈斯.托爾陽(Andreas Troj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