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五將是圖書史上的一頁千秋:資本雄厚的出版集團中,以萬象為例,到底它還是年營收十五億歐元,員工規模達約六千八百人的集團,如今竟然輪落到無計可施不得不到法院申請破產的地步。德國出版書商週刊副主編克莉絲汀娜.舒特 (Christina Schulte) 分析如下:
萬象申請破產的傳言竟然是真的,對許多人而言,這簡直就是晴天霹靂的消息:天主教會決計不當萬象的幕後靠山,教會股東拴緊助資萬象財源,這事千真萬確。萬象展開企業整頓計劃所費不貲,目前資金處在凍結過渡期,教會不再挹助資金,債務壓力也就接二連三湧至。現在,破產律師安德.蓋維茲(Arndt Geiwitz)接手萬象破產案。萬象請到對收拾破產殘局經驗老道的蓋維茲律師出馬調控全局;這位律師之前辦過企業破產大案,回朔二年前,德國藥妝連鎖界當時的龍頭老大史雷克(Schlecker)破產一案,他就已經是群眾談論的話題焦點。
蓋維茲律師肩上揹負的責任可不輕。找上他的萬象偏巧不巧就處得大費周章轉到數位與網路的過程上,千頭萬緒難以條條說得清,到底企業為什麼要轉型。讓人質疑的是,萬象邁向轉型的這條路,到底走不走得到終點。
萬象天主教股東該出售萬象嗎?這也不是沒有困難。過去的痛苦經驗 ── 萬象待價而沽,這話喊了許久,到頭來總是不了了之。那麼,就讓萬象用破產清算方式收場?也許,這還是最有可能的變通之計。
以目前這時候來看,為萬象未來診斷一條可行之路,肯定還言之過早。市場玩咖在遊戲中會碰上各種的未知數,人們也會問,難道萬象集團破產後,真的不會影響旗下連鎖書店?據了解,企業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相互依存相當緊密。
目前,阿格斯巨人的百隻眼睛盯著奧古斯堡的一舉一動(萬象總部地)。圖書業內舉足輕重的玩咖中,好比萬象,營運狀況不佳所造成的諸多反應:一個人利用敵視競爭者的弱點壯大己勢,直到害怕遭到反噬。萬象破產帶來的不是別的,而是碰到這位、那位貿易夥伴的敏感痛點。然而,要把這視為解除圖書業者焦慮的舒壓按鈕,這扯的未免太遠。萬象之所以營運不佳,估計錯判情勢所至,很大程度上,這樣的錯判出自集團本身,萬象決策人面對萬象得重組改造的決定顯然慢了半拍。
當然,這份認知不見得幫得了誰的忙,至少那些現在得擔心未來就業出路的員工可就有它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