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31

郵差按鈴慢半拍 ── 東寶斯基店東家的治家格言......

郵差按鈴慢半拍 ── 東寶斯基店東家的治家格言 

如果說,一個人在十二月中旬就把書籍郵包寄了出去,一直要到一月初才收到,您要是碰上這種事會不會生氣呢?姑媽維絡妮在聖誕節情非得以下收到了另外ㄧ份禮物。實體零售店受到郵局延誤寄書拖累,而不斷蒙受損失。德國雷根斯堡市,東寶斯基書店店東家烏立奇.東寶斯基(Ulrich Dombrowsky)一提起郵局延誤寄書的事,就有一肚子的火。

我在「南德報」看到,德國郵局在尋找收入新來源,於是他在企業版面仲介私家轎車,並且許諾付給上門司機每月70歐元加油券。這主意打得多好!想的真美,我也想為德國郵局做宣傳,就把東寶斯基書店專用貨車貼上一個標籤就好。

但是我不能這麼做。因為我對德國郵局是惱火的很。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就確知德國郵局對於本業的核心業務做的是敷衍了事。「書籍郵包」宅配收費的「廉價」,就這麼讓德國郵局給隨隨便便地冷落了。我們在去年12月就碰上幾回,德國郵局不僅只是「沒把書送到」而已,而且還害我們書店蒙受損失。就從顧客向我們書店訂書的角度來看,我們從雷根斯堡市書店寄出顧客的書籍包裹,一個禮拜之後,我們接到來自漢堡、柏林、或普富林根顧客電話,向我們怨訴為什麼他們訂的書還沒到?

還有比這個損失更大的呢,倘若顧客在聖誕節之前就向我們訂購了書,結果是拖到了新年,德國郵局才把書送到。於是我們在12月19日就向雷根斯堡(!)一家小型出版社訂書,等這些書送到我們書店,時間已是1月2日(雖然那家出版社還有我們在12月19日那天的訂書收據,也就是說,這家小型出版社一接到訂單,馬上就把書拿到郵局寄給我們了)── 我們在12月16日向位在下薩克邦的一家出版社下單訂書(「下單」這個定義用在這裡是有著全然新的意思),我們甚至到了1月4日才收到。郵局送貨的驛馬車肯定斷了一個木輪,而且ㄧ時之間還找不到替換得了的輪子。

比郵包被人延誤還要讓人更為惱火的是:人們原本計劃要把書作為聖誕禮物,有誰希望要等到新年後才收到呢?就在出版社已經寄來等著收款的對帳單(而我們書店下單訂的書,卻還在半路上),我們在電話裡從顧客那兒確知到,姑媽維絡妮卡早就有其它聖誕禮物,訂書這回事也就這麼解決了,於是我們就能把該書放進手工編織盛器送了回去。這段期間以來,出版社寄給我們對帳付款的第一次提醒,然後我就用郵局書籍郵包方式把書給寄回給出版社,而這又得要耗上10-14天。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家的傳家格言:我家祖宗留給我的治家格言是:「為了要買便宜貨,那我們家就是窮酸了點」。這句話乍然聽下是有些的怪,不過說得可是非常真實的事。這句格言要是用在郵局寄送郵包時,這個意思就是:對於從事圖書生意的人來說,為了把運送書籍郵包的商機,交付在一個還在沈睡的組織上,這可是一件相當敏感的事。要嘛,我們就啃它一顆酸蘋果,用比較敏捷的運送形式,付出比較高的郵資,要不就換成宅配貨運也成。

不過也許有些書店業者用在使用加油券時是這麼想:我們在週日就自己開車,把美好的事與實用的事結合在一起,跑一趟出版社來取到我們書店所訂的書。這麼一來,我們不是總算也算認識到出版社當家的男/女出版發行人,就在我們開車前往出版社的這段路程上,這就是我們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光(而不是把ㄧ個星期裡面的唯一假日,只能再度又縮回到書本後頭去)。至於汽油費就交給是這麼在卯足全力尋找收入新來源的德國郵局去買單吧。我們真的無法認真期待著,德國郵局會為了這點芝麻蒜皮事,好比,一件書籍郵包被延誤的事來費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