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9

羅伯 · 舒曼讚歎的十本書衣!

讓羅伯 · 舒曼讚歎的十本書衣!

德國出版書商協會書衣專欄評筆:羅伯 · 舒曼 (Robert Schumann)以設計的專業觀點自去年(2010年)書市選出十本令人讚歎的優質書衣,以下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觀點。


小說類︱羅沃特出版社 (Rowohlt Verlag) ︱書衣設計年代:2010年︱美編:AWR 
(Anzinger、Wüschner、Rasp)

評語:有別於美國原版書衣的表現風格,德文版美編小組則以意涵層次更豐廣的隱喻元素來詮釋這部小說。過去幾年中,美國文壇將《自由》捧喻為檢視家庭關係最具代表的一部經典鉅作:蛋 ── 生命的胚胎、族群的最小單位、保護、約束、易碎、禽類一族……;全都透過這顆極簡的動機元素在漆黑背景中唯諾顫抖著,而整部文學小說撕裂出的戲劇情節不正如這顆「蛋」就要破繭而出了嗎? 

 
小說類︱S. 費雪出版社 (S. Fischer Verlag)︱書衣設計年代:2010年︱美編:顧恩都拉.希思曼(Gundula Hißmann) 、安德烈亞斯.海兒曼(Andreas Heilmann) 

評語:喚醒沈潛在腦海中一張張 ── 讓您愛的柔情萬千、愛的蕩氣迴腸、愛的朝氣蓬勃的人生印記吧!現在,請浮現文學歷史能夠表達濃烈情意的隱喻象徵;只是,將這些讓您愛的千絲萬縷的印象都丟到腦後吧!如今書衣設計師運用大家已然熟悉的美學隱喻,不再是德國當代書衣期待的主流;反而運用嶄新的概念將「愛」緊緊地擁抱住,讓您沈浸在恆動閱讀中吸吮出頁飄散愛的芬芳。從展頁翻讀中慢慢地稀釋那些隱藏、保護在心窩底層的甜蜜滋味;難道,這不正是您讓目光遊移在書店的廣大書海中尋尋覓覓而佇足的理由? 


慕拉坦.木剛(Murathan Mungan):《女人城》
 
小說類︱柏林 Blumenbar 出版社︱書衣設計年代:2010︱美編:Studiograu工作室 /克麗許.科柔思(Chrish Klose)

評語:女人城書衣設計人將視覺焦點放在女人不受拘束顯露的野性美上,也照映出現代文學的美學倒影。克麗許.科柔思(Chrish Klose)運用女人散放的野性美作為邂逅您的無形魅力、就在您凝視、佇足在她那沈浸在八年實驗成長後展露出的喜悅臉龐,一顆心好似風捲殘雲一般地被她給擄獲了;這件書衣散發的不只是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浪漫美感、從美編在美感的構局上還能察覺到一種可撥理的層次感;只是科柔思設計書衣的才華仍只侷限在小型出版社的行銷策略上打轉,似乎有些可惜了啊!


達拉.冬朔瓦(Darja Donzowa):《狗兒致命的一咬》
 
犯罪小說︱Aufbau 建設出版社︱書衣設計年代:2010︱美編:馬汀.海克(Martin Haake

評語:每一個偵探小說的背後,犯罪推理動機不僅要能吸引書迷一探究竟,若是碰上相應的讀者,甚至對它還會行個注目禮。從這件書衣的設計風格上,儘管從圖文搭配上看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條條框框印記,其實從書迷們的反應就看到俄羅斯書迷在搜尋、解讀書衣視覺的密碼上是特別的用力;從一連串詭異又夾雜著詼諧元素和荒謬古怪的字型在在傳達著一種妙不可言的吸引力,以至好奇的書迷一股腦兒栽入一條情節曲折離奇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推理環節中。此外,您還能從 Aufbau 出版社口袋書資料庫列印出由冬朔瓦(Donzowa)為書打點門面的系列書上的美編元素結構看到一種優雅不羈的氣質;而且您還會從一系列的書衣上發現到沒有哪本偵探小說能像是這一本,一頭狗狗發出揪人心肝的咕噥低語聲…..。

 
雜文評述︱柏林 Mattes & Seitz 出版社︱書衣設計年代:2010︱美編:美編藍圖是按Pierre Faucheux 構思出的創意點子 

評語:「愉悅的」── 這三個字正是這本學術散篇小冊之所以穿上刺眼紫衣長袍所要傳達的快樂訊息;而這,也是學術文章在為提振本身時所該表現出的特質,好讓《社群彈性疲乏》經由某種學術努力的過程為社群疲乏的現象謀求解決途徑。毫無疑問的是,作者是以純粹的藝術概念在提出他的學術觀點。每一種用手工做的書套穿在書衣上,一般來說,就只有一半的厚實,原本簡單濃縮成一個字彙的書名《Müdigkeitsgesellschaft》連同作者名字經過去頭切尾拆成六排各自呼吸的排列組合上,就能察覺出作者本身對整體社群所持有的開放立場。也因此,整體的學術評述從他有活力的構圖來展現解決問題的彈性與活力;而這也正是一本書衣該具有的功能:打開書來,閱讀!


非文學小說︱漢堡 Murmann 出版社︱書衣設計年代:2009︱美編:妮娜.羅斯佛思(Nina Rothfos)與派翠克.佳博樂(Patrick Gabler

)

評語:Murmann 出版社總是能透過令人驚艷的視覺感應來處理非一般性的專業主題。當大家對德國經濟類專業書籍是用正經八百說教似的書名習以為常時,這本《著迷,就從此刻起》在處理同類經濟類別的「理性」議題時,利用哄小孩吃胡蘿蔔的心理移用在書標上,藉此引領讀者認識經濟議題;書衣上,一匹充滿揶揄意象的飛天馬,在頓時之間為一本專業經濟書鍍上一層感性又歡喜的光彩:「未來,屬於理想主義者的天下。」


漢斯.尤阿西恩.夏德里西(Hans Joachim Schädlich):《Kokoschka的人生旅程》 

文學小說︱Rowohlt 出版社︱書衣設計年代:2010︱美編:Anzinger、Wüschner、Rasp


評語:這是一本引領讀者穿越時空回到上世紀的人生旅程故事,就在您沈浸在夏德里西回到過去的那段過往時,也打開侷限的視野。美編在設計這本書衣時,不過是把一幅簡簡單單的海水平面轉了個方向,卻是輕輕鬆鬆達到讓你我暈眩的效果。但是請您留意了,浮現在海水背景圖上的斜體字型可是充滿著巴洛克格調,似乎在為忐忑不安的海水送放滿滿的愛呢!── 就在您囚溺在浪潮高處時,一只救圈將您從生死關頭的邊緣救了回來,人生旅程就此啟航


文學小說︱Ullstein出版社 ︱書衣設計年代:2010︱美編:沙賓娜.溫莫爾(Sabine Wimmer

,Ullstein出版社藝術總監)

評語:究竟這本書衣在視覺上該如此灰亮嗎?這幾乎不是《幽靈》所要關注的重點,不過光是利用樸實的「灰亮」就已經成功達到激發你我一探究竟的動機。就在我們的眼波溜轉在光滑平整的書衣上,沒有多餘視覺羈絆下當下明瞭 ── 誰是最高的「幽靈」、而它卻以小到不能再小的白點在抓住你我視覺的聚焦、以令人匪夷所思的對話姿態在和你我心靈交流;難道這不是把美編元素縮到極小後,得以讓主題發揮到極大化的妙哉問?



抒情詩︱柏林 kookbooks 出版社︱書衣設計年代:2010︱美編:安德烈雅斯.托波弗(Andreas Töpfer

)

評語:那些會湊著臉仔細端詳 kookbooks 書衣系列的人,特別能從內心發出會心的微笑;有時候它們看來就像是電路版上成千上百顆的小晶點,彼此用愛焊接成一面緊密的電子網。按照數位演算方式所呈現的數位美學,被視為是繪畫表現中的詩品之作。每本出現在上頭的新書,總是讓人對無法察覺到的色彩微細結構與錯綜複雜的動機組合感到嘖嘖稱奇。現在,kookbooks 向量藝術表現邁向第七個年頭,抒情詩第十八集作品《原來你也知道有這樣的事!》的書衣上突然出現 ── 我相信您也看到了,兩頭用蠟筆繪製色彩鮮艷無比的「山羊.貓」在互相揪著對方看 ── 啊!揭開面具,這才瞧見對方是誰,才發現彼此一定得把角色面具的頭套套對了才是呀!

 
文學小說︱ C.H. Beck 出版社︱書衣設計年代:2010︱美編:琳德.愛森曼(Leander Eisenmann

)

評語:這是您的自由!不論您愛將《銀幕》的故事從頭讀起、還是倒回來讀都好;不過在此之前,過去出現在童書部門的還多半是那幾位老面孔。現在《銀幕》書衣經過美編採以恢宏的美編語彙細心的調理後,不論從視覺上、還是從書衣上告白,彷彿咕噥的愛語是在挑撥您打開《銀幕》的欲望。現在的德國,就連十八歲以上的老頑固都在重新斟酌到底什麼是新自由;對不起,是否誰能告訴我 ── 究竟是誰發現《銀幕》上的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