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5

2025年的德國書市 ── 從網路冒出來的雜草!

2025年的德國書市 ── 從網路冒出來的雜草!

五十五項公論議題第四項:紙本書流失市場營收,將由付費內容領域的營收成長來平衡?eBuch領導人勞倫茲.博許(Lorenz Borsche) 的回應是:「處境是如此的艱困 ── 就是少了一把能為德國書市解套的鑰匙。」他發表的評論如下:

引用維基百科付費內容定義:「付費內容,有承擔成本的義務……,在純數位媒體內進行數位內容交易的商業行為……,客戶下達傳送數位商品指令,這個被上傳的數位商品即是。」

至2025年,德國圖書業預料紙本書的整體營收將減少四分之一。不過這個研判數據本來就是一件讓人可預期的事。為什麼?因為在距離2025年之前的幾年中,有所謂的經濟成長、通貨膨脹率的抵消與累計;從圖書業的實值面來看,這給併入到紙本書整體營收流失的這邊。德國圖書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1990年以來就已明顯在衰退,而我們圖書業經濟表現從德國總體經濟比佔在衰退,而且這個現象還會存在。

現在,還有數位革命呢!數位內容在線上四處流動。網路作者親力親為、朝著編輯、出版發行人作勢吹噓。用不了多久,幸運大獎不再只是週六樂透(Lotto)的天下,而是移到亞馬遜的電子書廣場內。您只要動點腦筋寫本暢銷迷你書,每本定價99歐分,聚沙成塔、呢喃迴唱著「春神來了」,然後呢?這時你就會發現網路上的廢話在世界各地隨眼可見,網友很快就會對犯濫成河的廢話感到疲厭。如果,這些內容完全是以言之有物的品質來取勝,這時,就不會只有訪客們帶著皺眉頭的厭惡心態來避開這些內容。然後,用這些「付費內容」去彌補紙本書消失的25%營收比例,這些是從網路上那些蓄意破壞的選錄文化而失去的嗎?(編按,這句譯對與否,尚待思考討論!)

長期使用網路的人,看到許多來來去去的現象,這特別會發生在免費使用的情況下。雜草文章在網路上蔓延,真正好的內容卻是少見。網路「付費內容」要否能透過每個人來形成氣候,這,我就不是那麼肯定,「付費內容」得是要歸在哪個分類底下。不過,有一點我倒是能十分肯定:「付費內容」取代紙本書營收的損失,這不會只是佔少數 ── 從事實層面來看,少部份紙書獲利是真的會從實體書店營收表現中給切割出來,這點,我們完全能預判得出。

第四項探討的問題本來是針對字典、學術、專業書出版領域:Duden/Brockhaus在曼漢一地可是養活了400名員工。隨著一波、又一波的解雇浪潮 ── 還留下200名員工,對嗎?維基百科(Wikipedia)把其餘的人都吸收了去。為什麼未來的學術研究員還要把學術發表論文透過Srpinger Science來出版發行呢?

十五年之內,紙本書營收真正倒退25%部份,這不過就是要看,介於「圖書業整體營收成長」與通貨膨漲率1,7%間的差異 ── 並且,這是在完全屏除掉網際網路(未)付費內容的使用流動因素之後,我們也會得出這樣的結果。還有,WWW,特別是指反正不用花錢的外部文化,誰要拒絕接受這樣的文化,在過去幾年中,就會在某個其它地方出沒。數位資訊的屬性,不會讓自己從每次營收損失中作出切割、再切割、然後又被切割,這應當可說是數位內容本自有的優勢與劣勢。在這種情況時,只能用歌德的話來嘆息:「主人啊!處境是如此的艱困!我呼喚著您,我的靈魂啊,現在,我絕不讓你離開。」

說明:勞倫茲.博許(Lorenz Borsche)是eBuch採購社董事會成員。

下次評論:萊比席書展主席奧立佛.齊勒(Oliver Zille)提出第三十六項公論議題:萊比席書展廣場的發展走向。五十五項公論議題與目前已討論過的評論文章,請您參考德國出版書商週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