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6

書店的銷售表現 ── 請善用您的赤子心!

帶著豐富的感性來賣書,能賣出更多的書?

童書編輯人、Georg Leifels的出版行銷代表卡琳.葛如思(Karin Gruß)認為:也許,每位小朋友都能看得懂繪圖本;但是,長久以來,並非大人們都能瞭解繪圖本啊!沒有真正觸及心靈感受的人,就無法從腦海中浮現出圖象。這麼一來,實體書店人員售書時所帶動出的感染力,可就要大打折扣囉!讓書店人員投入更多的感性在書中,這能達到更好的銷售業績嗎?這─,葛如思小姐,您打算如何讓書店人員做到呢?

這就從心靈敏感度著手吧!不是透過瞭解:我該如何提升10%的銷售業績呢?的問題入手,而是要從繪本書裡的內容裡去用心。在書店人員的日常工作中,要常常把繪圖本裡的故事拿來研究思索一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啊!出版行銷代表前來拜訪的時候,這時機也不對。不過,偏偏就是這股力量,正是您打動客戶進行銷售溝通時的催動力量。您要如何在產品介紹時,讓大人們願意掏錢出來購買繪圖本,而自己卻是沒有下功夫呢?我們得先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拿出真正的熱情與感情投入工作?在介紹書籍過程所激起的心靈感動,還能對此作出保證。從後現代派的繪畫家沃爾夫.愛爾布魯(Wolf Erlbruch)的繪圖創作到童書作者巴特.摩耶特(Bart Moeyaert)的童話故事,Oleg射殺了一隻熊(書名大約是這樣啦!)那裡面出現青色的天空,啊,這裡面充滿Yves-Klein-藍的美。這讓我每回都情不自禁要跑進去神遊一番。

我注意到,常常有許多書店人員對於年輕插畫家的創意美學、圖象語繪喜歡擺出一副大驚小怪的對立態度。但是,如果我不想讓這副老掉牙的嘴臉成為臉上僵化的招牌,這時,就要打開視角,碰到新奇設計、不按牌理出牌的創意要從心態上作出樂於配合的調整。舉例來說,對於人物角色的外相、肢體語言要具有解碼的解讀能力:小朋友馬上對此就能領會、他們多半是用非語言的溝通模式來悟出其中道理 ── 大人們,把這項悟力逐漸淡忘,卻是在接受領悟力培訓的時候,就又會把注意力放在姿體語言、臉部表情上……,放在一張圖象上,接著,很快就又能解讀出它的意義。

在過去幾年當中,Georg Leifels和我,我們曾考慮過是否要為書店人員開一門課。他們得在一開始的時候,各自拿出說故事的本領,這個故事得從個人深刻的感動體驗中發出聲音。這對實體書店人員來說,在大家面前打開心扉,可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不過這個關鍵力在於,彼此間要能打開話夾子,把自己對圖象的反應拿出來和別人交流,自己從圖象中領悟出什麼樣的感受 ── 特別是指對故事感性的後續底蘊。舉例來說,這就好像是Jörg Müller拍攝一棟棟的高樓大廈、聳立雲端的摩天大樓,在九○年代給人「冰山美人」的唯美氣氛,在2001年,自從發生911事件之後,卻是讓人望之生畏。九月底的週末日,我們有意在Iserlohn的文學飯店,試著和書店人員再度交換彼此觀點,在那裡先營造出交流氣氛,起碼這會是讓大家打開視野的先決條件,讓大家在安靜氣氛中,從圖象中去發現,透過說出來的表達方式去釋放出心裡面的感受。

基本上,這就是一種骨牌效應:看事情的角度,越是開放,就越能展現出不以小人之心,來度君子之腹的胸襟,這時,就能從圖象中找到更多的樂趣,就像小孩一樣。這麼一來,我就能很快認出圖象中的品質,在採購書籍時,這種認知就能引領我很快作出正確的選擇判斷。同時,這也是在進行客戶談話時的一種基本認知。自己是如何為了一本書,忘我似的悠遊其中,越是沈迷其中,就越能從客戶購買的意願上見到成效。樂在書中的這種精神,我們樂意為許多書店人員點燃這股雄雄的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