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04

譯本,不會憑空跑出來......

沒人看見德譯本裡的譯者在哪嗎?

譯本,不會就這麼憑空跑出來,就算出版發行人、書店人員、與評論人員老是這麼認為。依莎貝爾.波格丹(Isabel Bogdan)不僅是寫書的作者,同時也是譯者,以下是她的看法:

前不久,美國黑人老牌歌手哈里.貝拉風特(Harry Belafonte)來到德國,向德國讀者介紹他的自傳《我的歌兒》(Kiepenheuer&Witsch)。此外,他還來到位在漢堡的一家錄音室Rolf-Liebermann。克里斯多夫.阿曼(Christoph Amend)主持節目,配音人克里思堤安.布魯克納(Christian Brückner)正盯著一段德語文章看。就在布魯克納朗誦到書中某個段落時,貝拉風特臉上露出一副全神貫注的表情,顯然是一付鴨子聽雷的模樣,有聽沒有懂。當布魯克納朗誦到了一段落,貝拉風特就說了,「喔,你唸的文章,聽來不錯嘛,這是誰寫的文章啊?」然後,這三個男人就瞎扯了一番,這文章要是哈里.貝拉風特寫的,聽起來也會挺爽耳的呢,特別是,這文章讓布魯克納的嗓音唸出來,文章就更有味道了,接下來,這幾個男人就彼此恭維對方一番。

可是呢,布魯克納朗誦這段德文段落,事實上,這並非引述貝拉風特自傳裡的文章。況且,此刻您眼前看到這三個人,沒有一個人能說得出誰是這段德語文章的著作人,跟您說的白一些,他們是Kristian Lutze、Silvia Morawetz,以及Werner Schmitz。而這也可能是最接近回答「喔,那文章是誰寫的啊?」問題的唯一正確回答。

我在這裡,根本就不怎麼想把這三個男人拿出來公開討論,而是要把上面提到的情景在此作為範例討論。介於外語作者與德語群眾之間,一本書裡面還隱藏著某個人,他投入大量的精力與譯筆功力,卻仍然像是過去一般,人們老是對此視而不見。雖然讀者、書店人員、出版社職員,以及文章評論員也是一樣 ── 就算專業級的文學評論人自己也是,經常看到他們用史詩般的文藻讚美著一位女作者,她能寫出一手如詩歌般的美妙語言,就好像這位女作者是用德語寫出來一般。一本翻譯著作,並不需要馬上就有一堆翻譯評論文章來加以探討,不過,只要有一本這樣的譯書,書中的言論,一旦是大家談論的話題,這時,至少就要提到譯者是何方人士。

不過,這譯者是怎麼跑出來的呢?為什麼我們就這麼讓人視而不見呢?要是有聲書的話,包準不會有人忘了配音人是誰。他,就出現在封面的明顯處,人們一提到有聲書,就會提到配音人的名字。不會有書店女售員,也不會有部落客版主會忘了這人是誰。至於一本翻譯書譯者是何許人也,這些人卻認不出來,他的名字,常常就只是小小的印刷字,排列在封面上某個不起眼處。

同樣的情況,也能在出版社的文宣廣告上看到:「……現在,我們要出版德語版」啊,是嗎?我們要發行一本德文譯本囉,哈雷路亞?喔不,才不是這麼簡單的事!譯本,可不會憑空跑出來。這是有某個人,為了把原著轉譯成德文,而得花下個把月的心血,又絞盡了腦汁,才會有翻譯的成果。我若是從女性讀者的角度來看,我就想要知道,德語譯本的譯者是誰?因為我知道自己喜愛閱讀某些同行所譯的翻譯作品,至於其他人的作品,我寧可是碰都不碰。同樣的情況,就像我喜歡讀到一些女作者的作品,而不是另外一些作者的作品。

就從這一點上,舉例來說,出版社還能把譯者名字作為市場工具來策劃;那麼,為什麼很少的出版社這麼做呢?為什麼讀者會幾乎認不出譯者的名字呢?當然,這也有例外的時候。在這段期間,有幾家出版社把譯者的名字排列在封面上 ── 這可就太棒了啊!不過,當然也有評論員把譯者翻譯的成果斟酌帶入他們的談話內容。

我們身為譯者的人也要盡我們的本份。我們翻譯文章,轉譯時所用的德文句子,這是要讓人朗誦出來。何況,我們轉譯時,表達出來的文句,有些是原作者無法寫出來的味道:我們介紹出來的德文譯本,就是要讓人生出零障礙式的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