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在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時,有個人就提出一個帶著點荒謬的問題:究竟是誰把Suhrkamp從自己老闆手中救出來的呢?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編輯霍爾格.海曼(Holger Heimann) 為您解讀Suhrkamp股東風波。
受到提名角逐德國國家圖書獎的德國小說當中,每20本就有5本是出自Suhrkamp之手。Suhrkamp在德語文壇上,能夠繳出這般斐然成績,得來決非偶然。到底Suhrkamp並沒有因為股東之間的爭執,把大把時間花在多費唇舌上,反而是把出版社的精力用在企劃一份充滿文學自信的出版書目上,以及用心開發出趣味盎然的文學讀物。
然而,Suhrkamp股東間掀起這場戰火,依舊餘煙嬝嬝;在戰場的幕後,Suhrkamp為了股東爭執而啟動的法律程序,該是近乎20場了吧。烏拉.溫瑟兒德.貝爾克薇芝(Ulla Unseld-Bérkewitz)家族基金會與溫特圖爾媒體控股公司(Medienholding Winterthur)總是不斷把對方的不是攪入戰局,現在,Suhrkamp的未來前景在哪裡?這個大哉問在以它鳥瞰的視野,凝視這場股東衝突的源起與動力,在向兩邊股東人提出理性的呼籲。
2006年,漢斯.巴爾拉訶與克勞斯.葛羅斯能(Claus Grossner)一同從瑞士人安德烈亞斯.萊恩哈德(Andreas Reinhart)手中接下溫特圖爾媒體控股公司(Medienholding Winterthur),這個因緣際會,讓巴爾拉訶收購Suhrkamp39%股本。他收購S.社股本用意明確,就是要撤除Suhrkamp女主管烏拉.溫瑟兒德.貝爾克薇芝的總經理職位。據說她的期待甚高,且是家族基金會的大股東。巴爾拉訶提出的要求,讓貝爾克薇芝反擊回去。貝爾克薇芝對外聲稱,Suhrkamp是她的文學出版城堡;她不會忘記自己的城堡,也決不讓人藉此來要脅她。就在雙方接下來相互對峙的這段期間,貝爾克薇芝雖然嘗試阻止巴爾拉訶對Suhrkamp出版業務造成影響,不過從Suhrkamp所作出的排擠動作,對於來自雕刻家安斯特.巴爾拉訶(Ernst Barlach)遺產勢力的巴爾拉訶來說,他並不甘勢弱就這麼讓人就給排擠在管理門外。
貝爾克薇芝越是把巴爾拉訶推到一邊,他要走入Suhrkamp出版管理核心的決心就越是更加的堅定;柏林法院最新出爐的判決結果上,就能看出他把這個決心付諸在法律行動上。對溫瑟兒德.貝爾克薇芝而言,她也如同Suhrkamp社內的許多作者一般,只知他過去一度買下《漢堡早安郵報》,一個從陌生世界入侵到自己真實世界的人。Suhrkamp雙方股東人不僅沒有找到彼此共同語言,甚至根本就未曾嘗試想要去尋找瞭解途徑。每個人都在維護自己的權益。對於Suhrkamp來說,這場股東糾紛簡直就是出版社的一場災難。這時,有人就提出一個帶著點荒謬的疑問:究竟是誰把Suhrkamp從自己老闆手中救出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