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9

希特勒眼皮底下的閱讀世界

作者:克里思堤安.亞當
希特勒眼皮底下的閱讀世界

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編輯為書展咖啡座談話系列的壓軸主題,安排了一場與歷史有關的談話題目:《希特勒眼皮底下的閱讀世界》(Galiani 出版社)。該書作者克里思堤安.亞當 (Christian Adam)、出版發行人K. G. 邵爾 (K. G. Saur) 受邀談:德意志帝國時期 ─── 第三帝國宣傳統治下的暢銷書與出版社的當時處境。

週刊編輯海曼訪問兩位行家
我們從歷史紀錄中得知有哪些書是在那時候被焚毀了 ; 但是您能讓我們知道又有哪些書在當時是被大家閱讀的呢?亞當:「很肯定那時在台面上找到的書肯定不是珍珠。真正被閱讀的好書是被人們隱藏在家裡隱密的書櫃裡。而我個人喜好研究群眾文學,這也是有我個人的歷史背景。」

K.G.邵爾(K. G. Saur)本身不僅是位知名學術出版發行人、同時也是熟捻德國圖書歷史典故的業界行家、他更是德國出版書商協會歷史委員會主席。他表示:「納粹德意志統治的第三帝國宣傳期,在德國圖書歷史中是場絕無僅有的現象。當時有許多出版社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完全臣服在納粹軍威下。」有的出版社則靠著出版具有不受時間限制的出版品渡過難關。除了納粹統治時期的暢銷書之外,當時仍舊是有許多書讓人無從挑剔。

邵爾(左)、
克里思堤安.亞當(右)
亞當在《希特勒眼皮底下的閱讀世界》書中是以貝塔斯曼出版集團發展的歷史軌跡為範例,而提出了個人的精闢見解 ; 亞當認為出版社歷史的變遷取決於出版市場的經濟發展面與當時社會意識型態間的融合。這就好比當時在納粹軍政體系中掌權的許多重要人物成為著書的作者。這麼一來,就把當時的出版色盤給徹底的納粹意識化。亞當說:「貝塔斯曼出版社當時如果不是擔任納粹第三帝國宣傳戰區的郵政出版服務,絕不可能會有今日的規模 ; 說的更明白些吧,納粹軍權讓貝塔斯曼在經濟營運上吃了不少甜頭。」

當時人們用來解悶的兩本書《火鉗酒》、或《煤氣工人》到了1933年以後,奇蹟式帶來讓人難以置信的書市榮景。圖書市場的次序雖然還是存在,不過當時發生原物料 ── 紙張的短缺。 亞當說:「幾乎只有大型出版集團能夠取得原物料資源。」 那時的人們拼命想要填補心靈的飢渴,對書本的需求簡直到了讓人無法想像的地步:一版印刷量在一年中幾乎就被市場一掃而光(99%)。 亞當說:「當時市場銷售的出版書目 ─── 就是想要製造人們有如處在天堂般的假象。」 K.G.邵爾還記得,Langen Müller 出版社的歷史前身就曾是為納粹軍黨服務的出版社 ; 當時只有出版社出版發行人才具備黨政會員的入會資格,不過該出版社也著實出版了一系列理性的好書 ─── 許多出版發行人的出書計劃並未讓當時的政局給蒙蔽了雙眼。 K.G.邵爾說:「有些出版社並未失焦,就好比Hanser 出版社發展腳步來到了1945年,出版項目一直緊緊的守在工具與機器製造的專業出版的關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