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市場,兩種出版型態:【德國出版書商週刊】(Börsenblatt)計劃自2013年起,以隔週交替出刊方式,發行兩種不同型態週刊。第一種出版型態,在可茲信賴的組織運作下,在【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繼續報導圖書業界最新發展訊息,詳實背景內容,以及一針見血式的評論。第二種出版型態,【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特別報導】每隔14天出刊一期,除每週常態式業內報導與階段發展評論外,特別版還把報導重點放在規劃後的多元化特別內容,好比,兒童與青少年書、帶有指導性質、或偵探犯罪類的相關主題。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總主編托爾斯坦.卡西米爾(Torsten Casimir)在這篇訪問中向外界作出說明,為什麼德國出版書商週刊要調整發行型態的幕後原因。
提問:【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特別報導】一年要出刊26期,為什麼您打算從2013年開始,以這樣高的發行刊數來出版【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特別報導】?
卡西米爾:【德國出版書商週刊】調整新出版型態,我們並非是在安靜的出版工作室挖空心思想出這樣的調整,這麼做,卻是為了回應市場清楚表達出它想要的是什麼。廣告客戶要求廣告的登出,要儘可能做到沒有漏網之魚。他們要把發出去的廣告訊息與該類廣告的目標族群作出精準對位。而集中企劃式的主題期刊就是我們提供給廣告客戶的最佳化平台。
提問:從新聞工作的角度來看,是不是調整後的第二種新出版型態,也是為了經營「Börsenblatt」品牌?
卡西米爾:是的,我們把一項重要專題,透過集中企畫方式,以十頁,或更多頁數篇輻內容作出如實報導,對於具有高度自我要求的專業級讀者來說,這些內容就能提供他們參閱使用。編輯團隊把帶有多層面的專業議題,作出更盡善的表達說明,我們因而有機會將不同的闡述形式,文字與圖片,在專題報導中作出有意義的報導。
提問:難道您在處理特別報導專題版內容時,不會遺漏每週最新訊息,以及具有新聞強度的訊息?
卡西米爾:我們在未來,還會把必備的編年史給編列到週刊的特別版內,就如同我們的讀者已習慣看到的一般,這個意思是說:【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特別報導】的內容,也有每週最新事件報導,編輯團隊與客座作者提出雙頁式的評論,當然也含概暢銷書,以及暢銷書排行榜。此外,從事新聞性的商業交易,在專業性的新聞工作中,也早就加快腳步朝向每日更新報導的方向進展。而我們也會繼續提供線上平台服務,發佈電子通告。目前,我們發送出去的訂閱客戶數目,遠超過ㄧ萬五千戶。
提問:一般讀者習以為常閱讀到的【德國出版書商週刊】,在未來與【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特別報導】作出隔週交替出刊,這對週刊的廣告客戶來說,會失去它的關聯性嗎?
卡西米爾:我抱持的看法正好相反。不變之處,對出版社而言,【德國出版書商週刊】是他們刊登自己出版書籍廣告的最佳平台,尤其是具有支持性的溝通對話,就像書籍出版上市的日期與展開商務拜訪訊息,當然還有「快速提醒」的廣告。而我們把週刊擺在最高的優先定位,就是要贏得市場的附加價值,由於週刊每兩週更新一次,這麼一來,讀者閱讀該期週刊內容的時效性就延長,並且還會更密集的使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