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立思.貝克(Boris Becker)是科隆的一位知名攝影師。現在,他決定要成立跳水台出版社(Sprungturm)。出版主題除了含概藝術,也有文學著作。本週週日專欄,就由他來談一談,自己是如何走上出版的這條路子。
我與我的太太於2011年1月在科隆的Albertusstraße街上啟動跳水台專案空間,那時,我很快就燃起希望,要把手邊的相關展覽與出版品搭在一起作出陳列。就我個人經驗,我從展開職場生涯的一開始,就瞭解到,對年輕的藝術家來說,把自己的藝術作品編錄在自己的第一本目錄裡,這是一件何等重要的事。
我從出版社的簡單架構,與跳水台專案空間一同搭配的合作上,這就能讓偏離現存藝術與文學的活動,表達藝術個別立場的可能性。從René Kemp與Martin Streit舉辦攝影首展來看,我從事的出版工作就要從這展開,因此,我們要在九月份展出「Jürgen Becker New York 1972」一系列的攝影作品,並且還將陸續出版藝術、攝影、設計、文學類的相關出版品,舉例來說,Roswitha Haring小說《城市裡的動物》就編列在來年出版計劃內。
從我個人的藝術職場生涯來看,可惜,我得確認一件事,大部份的作品目錄、攝影集,以及文學著作的出版,通常只在外部經費贊助下,透過好比博物館之類的機構、或是設立獎項方式來出版。而我嘗試另闢蹊徑,由我自行出資,繼續出版這些作品,這麼一來,就能在不依賴出版社的情況下,確保出版內容與藝術性。作者、藝術家、攝影師與設計師若得自行去籌資出版,而出版發行人想要免去擔起每次出版的風險,這就行不通。
年輕的藝術家與作者透過我提供的微薄贊助,而提出他們的出版申請,並且還能藉此創造出經濟利潤,這是我所關切的事情。在我看來,一本書頁的多寡無妨,頁數少的書也是一本書,所以,十六頁的書,也是能夠呈現藝術,或文學的面貌。而這樣的出版申請,就只有在出版發行人、藝術家、與作者在個人高度的全心投入下,才能促成出版的美事。
未來發表的新書,我是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