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人員的誠實建議,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網路大咖亞馬遜書城的書評欄內,最近發生一起蒙騙書友案例。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編輯莎賓娜.史威特(Sabine Schwietert)在評論文章提到:「書友想到實體零售書店尋找閱讀建議,對書店人員提出誠懇的建議,可以安心。」
圖書大咖業者亞馬遜設立書評的本意,可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讀者可能會藉由書評的管道,把自己的閱讀心得,讓其它尚未細嚼該書內容的書友在看了自己的評論後,繼續分享出去,這是亞馬遜為書籍構想出來的美意。另一方面,從書評的實際面來看,這就看出一個人的貪婪心是如何的作祟。一本書的書評裡面,出現讀友的正面評價,因而引發其他書友直接按下購買該書的網友,不在少數 ── 書評裡,出現這麼多的小星星在熱烈讚捧一本書,這時,讀者就會想,這樣的書我也要一看究竟。就因這個緣故,誇張的虛偽書評也就跟著這麼出現。
在英國,犯罪小說作者在這個時候,顯然在書評欄內狂妄︰作者愛洛里(RJ Ellory)使用不同的筆名,用「現代大師作品」來抬高自己小說的身價,也包括用筆名賞給自己五顆星評價。順道一提,愛洛里還有幾本小說,則是讓同事給批的體無完膚。至於,英國的另外一位作者,十七世紀的約瀚.洛克(John Locke),據亞馬遜自行出版的作者當中,約瀚.洛克列屬第一位,他的電子書在Kindle Direct Publishing目錄裡面,讓人付費下載了一百萬次;甚至一家服務供應商還為約瀚.洛克委託三百筆書評合約案。推測是正面的解讀。英國作者團體對於亞馬遜的作法發出強力譴責之聲。用客戶的評價來從事不怎起色的生意,可能對英國作者帶來某種不好的影響。
而實體零售商店可能獲得了利益。在這裡尋求閱讀建議的書友,對於書店人員老實提出閱讀的建議評語,可以放心的相信。只因書店人員在經營一家書店的時候,可以不必為了一本特定書目而向書友強力的推銷,書店人員提出的閱讀建議,是有選擇性。書店人員為上門尋求閱讀建議的書友,提出中肯的建議,與顧客展開銷售談話,讓讀者從他們提出的建議談話中,找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書目,然後帶回家去讀。書店人員就像過去一般,讓讀者找出適合他們自己要讀的書目,這本來就是他們在書店工作時的核心能力。唯有滿意的客戶,與老客戶的支持,才能穩定書店的永續經營。在亞馬遜出現幾則誇張虛偽式的書評,這,並不會降低這位網路巨賈的市場營收。不過,幾位書友想到要尋找誠實閱讀建議時,也歡迎他們再度光臨零售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