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epenheuer & Witsch出版發行人黑爾格.馬修(Helge Malchow)於今日(7月9日)在法蘭克福匯報刊登一篇警示性文章,若是把圖書約定價當成歐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犧牲品,圖書價格ㄧ旦缺乏約束力,這個後果就是,促使圖書貿易消失的可能性,為暢銷書帶來尖銳化,全球網路巨咖對市場的控制。
馬修為文先是指出,德國圖書與文學人文風貌在呈現出的多元與瑰麗豐富一面後,便把話鋒一轉,便頗析出威脅到這種「世界奇觀」的危機。
* 德國圖書業在世界上還能展現出讓人驚艷的一面,這個擔保就是,圖書約定價。在德國,不論是小到零售書店,還是大到線上網路巨咖,在奉行圖書約定價上,皆是一視同仁,必須是以相同的固定售價對外販售書籍。
* 德國聯邦議院大多數政黨人士所力挺的圖書約定價,卻有來自「歐盟委員會支持自由貿易的激進人士」的強力反對者;此外,美國網絡集團亦把圖書約定價視為是「非關稅壁壘的一種形式」。
* 就圖書商貿談判上屬於文化例外的情況,對此,馬修有感於德國聯邦政府在法律上未有明文規定而感到訝異不已;電子書實行約定價,這與電子書在作跨界銷售時,是有著相互連帶關係。德國聯邦政府處在這種不明朗情況時,於是德國出版書商協會就在今年五月中旬對外發表協會的公開立場:「圖書約定價不容許有談判餘地。」(原文連結:歐盟與美國自由貿易投資協定)
* 就馬修所作出的分析來看,電子書是站在一種嚴重扭曲市場的有利位置上,以至到了最後,這對功能正常的圖書貿易硬體設備就造成了損失,一直到電子書成為「審查文化與政治的可能性」。如今,亞馬遜在電子書市場上,在英國就控制了百分之九十,在德國則是超過百分之四十。
這篇專文與向德國聯邦議院發出呼籲聲明,都是在敦促德國聯邦政府務必要面對這項課題,而且德國是站在法國這一邊。歐洲並不僅只是「一個所謂的自由貿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