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1

道欣恩先生,為什麼您要作零售書店的企業評比?

道欣恩先生,為什麼您要作零售書店的企業評比? 

雖說企業評比是市場上的古典派,書店業者每一年只需花費45分鐘填寫資料,然而這項數字在下降。書店同業對此表現如此之躊躇,看在哈瑙市自由廣場書店(Freiheitsplatz.de)業主迪特.道欣恩 (Dieter Dausien)眼裡,這可就是書店業者的不是。為什麼他會這麼認為,書店業者參與經營評比,這能為他們的書店帶來便利?那麼,為什麼偏偏是在現在這個時候,他認為企業評比對零售書店業者有利?

書店業者若是只知道自家書店的經營數據,這是不夠的。而只有當我在把這些數據是在跟別家同業相比較時,這才能看出自家書店經營的弱點,不過自然也能看出自己的強項在哪。早在我還在當書店人員的時候,當時的我還不知道什麼是科隆企業評比(Kölner Betriebsvergleich) 時,就老是愛把自家的經濟數據評比(BWA)拿去跟一兩位交情還不錯的書店業者交換訊息。同樣的道理,書店業者就算看不出需要緊急處理的經營弱點,何況經營不錯的數據,也能為自己帶來巨大的鼓舞力量。這就像是企業參與競賽:在競賽中表現優良的企業,還能從中再度帶出更多的能量。(至於競賽表現較為落後的企業,自然就得多次檢討,企業之所以會表現不好的原因是在…….)

把自家企業的經營數據只是拿來跟兩家同業做比較,這當然不具什麼代表性,而這只有在許多企業都參與標準化的數據徵調後,才能從中看出所以然。許多年前,當我聽到科隆企業評比是怎麼一回事時,當時的我就明瞭自己要參加這樣的徵調行動。那時,還有經營評比月報,這就消除我對經營數據的持續飢渴。可惜,三年前基於參與企業評比的零售書店不怎麼擁躍,以至停掉每月數據徵調。

現在,企業參與年度經營評比的時候就快到了。倘若這項評比工具也是就這麼無疾而終,這可就真是業者一次慘重的損失。因為我們能從兩個面項看出企業評比的重要性:

對於參與數據徵調的企業能夠經由評比得知道,自己企業的經營績效表現如何。否則,我怎麼會知道用地成本,是3%或6%才叫合理的數字呢?而我又怎麼能看出,我其實能用比較優惠的進貨價格來付出成本,只因為這是經由高度平方米的使用下,所作出來的抵消?此外,這自然也包括自家企業的營收利潤,這要是放到企業評比時,它的表現如何?而總經理拿到薪支的行情,能相當於評比的水準嗎?這只有當我們瞭解到別業的有效數據,才能從眾多評比與審視看出其中端霓,雖然這些有效數據是在經過累計後,成為大型類別與行業的整體數據。

另一方面,零售書店業者參與企業評比,這對於整體行業來說,是有它的重要性:若是沒有參與企業評比,在《德國書市數據指南》(BuBiZ)書中,就缺少零售書店的經營數據。這麼一來,獨立書店的經營情況就成為唯一的情況不明。過去幾年之間,業內在開會討論時,商貿條件成為眾人關心的議題,並且這也是我帶領協會零售書店委員會的份內工作。中小型書店的經營利潤表現的好與壞,這若是徵調不到有效數據,我根本就無法在開會時作出應有的檢討。

而中小型書店只要在線上填妥一張表格,就完成徵調工作,這真的一點都不麻煩。您只需坐下來,把書店最近一年的經營數據準備妥當,另外填寫少許文件。坐在電腦前也許前後只花個30-45分鐘的時間就能搞定,多的也不需要。況且,僅是填寫這份表格就有它的意義,因為這是書店業者好好讓自己去面對書店過去這一年來的經營數據,把心力專注在經營數據是怎麼呈現出它的變化。於是,我呼籲所有尚未跟著我們一起徵調的零售書店業者:請您為了圖書業,同時也幫您自己書店的忙,跟著我們一起到線上填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