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eka!與實體零售書局 II-I
在柏林經營Kohlibri網路物流書店業主René Kohl,在德國出版書商週刊針對libreka!發表一篇帶有批判、卻具有建議性的評論。德國電子書中央控管平台 ── libreka!市場策略的「訴求矛頭,明顯朝向實體零售書局利益而來」;在他這篇考量多方建議的評論中也包含:在libreka!研發團隊裡,應將實體零售書局更多的能力權限給考量進來。
在柏林經營Kohlibri網路物流書店業主René Kohl,在德國出版書商週刊針對libreka!發表一篇帶有批判、卻具有建議性的評論。德國電子書中央控管平台 ── libreka!市場策略的「訴求矛頭,明顯朝向實體零售書局利益而來」;在他這篇考量多方建議的評論中也包含:在libreka!研發團隊裡,應將實體零售書局更多的能力權限給考量進來。
目前,德國圖書業圍繞在libreka!的討論議題時,各界對電子書抱持極端對立見解言論。從各方投射來的視野,以及對電子書與數位平台抱著不同程度的理解,這無疑是為辯論會的內容深度,增添更多的討論張力,從視野考量上,這也更加的周全與廣泛;不過,這也是將討論電子書給拉向多種層次的議題。我在這裡嘗試將各界關注的觀點整理 ── 在這篇評論中所探討的重點,特別是把實體零售書局經營電子書的利益關係也一併提出,以供各界參考。
Libreka!作為電子書通路平台 ── 圖書市場新業務,被視成是瓜分圖書市場大餅競爭對手?
馬堤亞斯.烏默 (Matthias Ulmer) ── libreka!、線上全文檢索(VTO,Volltextsuche online) (即libreka!前身)的倡議精神領導之一;前不久,他在德國書籍報導雜誌(Buchreport online) 內發表評論:libreka!應該、與必須將客戶傳給德國出版書商協會關係企業,即圖書市場與出版服務公司(MVB) 的訂單拿出來檢驗分析。有哪些訂單是歸類在libreka!之下? libreka!前身,即線上全文檢索(VTO)在市場上的原始定位,是讓出版社、書局人員在推廣書籍的時候,手邊有方便尋找相關內容的利器:這在網路使用者來說,輸入書目檢索字後,結果出現的還不單單只是查到相關書目的訊息,而是書籍內容也一併納入檢索範圍。這麼一來,從搜尋結果中,就能把書籍內容結果給一併突顯出來;在此之前,這些內容很可能只是隱藏在後,無法讓網路使用者清楚知道,打入搜尋檢索字,在相關書籍的內容中,也有他們想要查詢的相關訊息。
站在全文檢索建構好的架構上,libreka!不僅是電子書數位平台(即終端使用者平台);libreka!也同時發展成為電子書通路平台。
客戶電子書的訂單是打從什麼時候起,開始出現路線轉移、與新分配比重?還有,誰會是這項變動中的受益人?
在目前,這兩項專案libreka!與VTO同時並存:
* 電子書通路平台(Distributionsplattform,最好我們能稱它是出版社數位平台):可將出版社電子書產品全都集合在一起、經過歸類整理;還能將這些到位的電子書轉批給電子書商店;在這些商店中,也常常含有協會架構以外的電子書商店。
* 終端使用者平台(Buchhandelsplattform,或是我們稱它是書局數位平台):提供書局同業合作夥伴,將電子書銷售給書局的終端使用者。
讓人覺得非得要釐清疑惑是:這兩家數位平台各有各的服務範籌,彼此間又該如何配合運作?首先,這兩家平台都碰到相同的問題;只要是電子書的供應,不論是品質、或是從數量上來看,越是齊備就越是對這兩家數位平台有利。書局人員與出版社彼此要先把口徑方向一致 ── 讓電子書從供應面上,繼續發展下去;站在這相同的觀點上,出版社得必須特別為製作電子書供應上加緊發條。(在這裡,我只提供您簡單的數字資訊:今年(2011)四月初,libreka!電子書資料庫,新增出版社出版書目,833件電子書檔案)
另外的問題還包括,數位版權管理問題(DRM),電子書該不該安裝DRM?下載電子書安全度如何?電子書的品質好壞與否,與這兩家平台也都有直接關係。從中期發展角度來看,這兩家數位平台勢必很快就能為此理出個頭緒。libreka!電子書通路平台在銷售電子書時,越是把電子書順利銷往各電子書平台;在libreka!終端使用者平台的電子書銷售市佔率,勢必也會相對減少,libreka!終端使用者平台的重要性也就相對降低。就libreka!自己本身,從目前的數字表現來看,業績還是以一種平等方式在運作,這也許是站在libreka!市場政策表態上(或許,還是帶著一種讓兩方面都感到滿意的期許心態?)
不過,從libreka!電子書通路平台市場業績的表現來看,從它半數訂單的比例中,有多少是真正源自於德國出版書商會員?還是有源自於協會會員以外的電子書市場的競爭參與者,這些人又是誰?
相關文章:libreka!與實體零售書局 II-II
相關文章:實體書局,在地化與數位化孰重?
相關文章:銷售電子書的這一塊,實體零售書店是不是哪裡作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