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1

譯者與出版發行人 ── 從對立到舉杯慶祝的瀟灑

譯者與出版發行人 ── 從對立到舉杯慶祝的瀟灑 

翻譯工作者(譯者)與出版發行人之間的交情,不會只是讓譯稿費的高低給牽著鼻子走。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編輯霍爾格.海曼(Holger Heimann)為您說說這中間的道理:

我們只要是一提到書展,請問在您的腦海裡會閃出什麼樣的印象?這個答案恐怕得要推「談話」了吧!不過,這麼說,卻也只說對了一半,這可不,或許就只說對了十分之一,在大家嘴邊東扯西拉的話題當中,是不是在多數的時候,才剛一說完,一轉眼又給丟到腦後了呢?就在這十分之一的話題焦點中,一般說來,肯定是少不了Rowohlt基金會贊助文學翻譯獎中的那三項!說來說去,都在研論對翻譯筆調的吹毛求疵與毫無忌憚的全神貫注。今年,譯者維爾能.史密茲(Werner Schmitz)獲得Rowohlt基金會提供翻譯獎項中的主要獎項「2011 Heinrich Maria Ledig-Rowohlt-Preis」。這個獎項名稱直接就引用Rowohlt出版發行人Heinrich Maria Ledig-Rowohlt的名字;翻譯評審團是從出版專業圈專業人士所組成。許多年來,他們和德國翻譯協會(BDÜ)間總是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口水戰中(請參相關文章連結)。在這段期間,雙方對譯稿費的各執一詞,竟是鬧到德國聯邦法院對簿公堂的田地。事情發展就算是到了這個地步,一次又一次,出版發行人還是把文學翻譯大獎的榮譽歸給了表現優秀的譯者 ── 這場公婆大戰的疲勞轟炸,還有,把家務事給鬧上了聯邦法庭,這簡直就是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怪事!

公婆為了翻譯稿費鬧起彆扭來,這可得要有個名堂。說來說去,還不是都是為了「自我感覺」良好、和那筆叫人眼睛發亮的稿酬計算方式。這─ 還不僅僅只有如此呢;這在過去,譯者們還常常把口水的矛頭指向─ 譯筆的功力得要合乎尊敬譯者的實至名歸。我們就把新書和舊書放在一起來作比較,您就能看出這中間變化的玄機:現在譯者的名字常常不再只是出現在書衣某處不顯眼的地方;而是與原著作者的大名並列,譯者的名氣幾乎是不輸給原作者了呢。有些的譯者偏就喜歡隱藏自己:這─,看在出版社的眼裡可是有何差別嗎?這不就對了嗎!除此之外,從事翻譯的文字工作者,作品受到專業獎項的肯定,這對譯者來說,譯筆的實力因此受到印證,特別又是獲得像是Rowohlt這類重量級文學出版社所頒發的翻譯獎項加持,這對譯者在文壇的地位,意義更是不同凡響哪!所有為翻譯文學努力的人,我們都該為他們盡心發出讚歎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