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3

藍燈書屋授權合約,年年有進步!

藍燈書屋授權合約,年年有進步!

什麼樣的故事題材才會和製片商擦出來電的火花呢?是不是犯罪類、或是俏皮、幽默類的故事才比較容易獲得片商的青睞?今年,慕尼黑文化中心舉辦的電影節活動,明天就要落幕了(詳參:本部
落格歷史連結)。安德烈斯.托爾陽 (Andreas Trojan)趁此機會採訪藍燈書屋統籌影片授權事務的莎賓娜.科爾(Sabine Kohl)。

托爾陽:書商與影片商每年約定在慕尼黑電影節的「書籍遇見影片」活動場合上見面。藍燈書屋是唯一設有專人統籌授權事務的出版社 ── 閣下,您正是!這對藍燈書屋來說,是不是代表內容授權的業務有它一定的穩定需求呢?
莎賓娜.科爾:數年前,藍燈書屋曾經和一家版權代理商合作過。不過,後來藍燈偏向讓組織內部自行管理授權業務、這項工作已經在密集進行。我們會這麼做,這是因為集團內部對於自己出版內容有哪些的內容特色,比較能夠摸的一清二楚,這對銷售內容版權來說,就能將「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優勢發揮出來。在這個轉變當中,授權內容的商機成了一塊值得開採的智慧礦產;我們授權出去的合約筆數,一年比一年出色。

托爾陽:在電視與電影製片商的眼裡,對於什麼樣的故事題材會特別感到有興趣呢?
莎賓娜.科爾:有些被片商看的一文不值的特定故事,轉個身看在另位片商的眼裡,就偏巧成了遍尋不著的奇珍異寶。要能準確看得出故事會不會在日後發出人氣的磁吸效應,這得具有「獨具慧眼」的本事,但這並非是件容易的事。不管如何說來,故事題材要能把人性俏皮、幽默的一面發揮恰到好處,喜劇故事通常
比較能擄獲到片商的心。不過,犯罪推理的題材就比較得要費神處理,這主要是因在電視上演出有它地域的限制。通常授權會出現「勝劵在握」的情況:一般多是由在書市上已闖出名號的作家騎士,親自來為故事發展的起伏高度來執筆掌控;這─,幾乎多能把讀者心裡面的「小鹿」給引了出來。

托爾陽:您在藍燈書屋負責影片
授權事務至今已有六年,是否請您與我們分享,到目前為止,授權回應的情況如何?
莎賓娜.科爾:當然,並非是所有帶著選擇條件的授權合約都能如願簽成。不過,在這些可授權的內容題材中,差不多也有半數與電影銀幕無緣。在我看來,這個調整是帶有正向的平衡表現。 


托爾陽:對您與藍燈書屋而言,慕尼黑電影節舉辦「書籍遇見影片」的活動意義是什麼?
莎賓娜.科爾:書商和製片商透過這個活動認識、洽談,這當然是個讓人興奮、又愉悅的授權良機。一方面,我能與片商老客戶敘敘舊、又還能藉此向新客戶推介有潛力的內容產品。除此之外,有些的授權合約就在「書籍遇見影片」進行期間,直接被相中給簽定下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