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德國書市該呈現出什麼樣的美麗新世界?今年在德國圖書業高峰會議「柏林書商大會」上,五十五項未來公論議題廣受業內人士討論。本篇報導延續這個辯論話題。Ch.Links出版發行人克里思多福.林克思(Christoph Links)以德國大文豪歌德筆下的「浮士德」來勾起大家對追求真、善、美理想國的一段驚奇之旅。
「柏林書商大會」擘畫未來十四年之後的可預見藍圖,列出五十五項公論議題(參見:歷史連結)。我們從現在就能警覺到「2025年,德國書市的未來」預期會走到萎縮的一幕中發現到,德國圖書市場上,又特別以專業書籍被大家視為是唯一露出希望曙光的書類,專業書身上流著戲劇變化的因子,從預期流失25%專業紙本的市場營收業績,在透過網路付費內容模式移轉後,還能從此消彼長的逆勢成長中給稍稍的板回一城。
獲知這項訊息,在我腦海中立時閃過歌德筆下的「浮士德」:「我的耳朵到底是聽到了這樣的訊息,只是當我獨自一人時,就是少了那麼點相信的力量。」因為歌德為這句話補上了自己的註解:「相信最疼愛的小孩就是奇異恩典!」這時我不禁得反問自己:人生處在不得志的時候,還能處之泰然,面對未來依舊是抱持著樂觀的信念,這時會有哪些的奇異恩典是在絕處逢生的轉身間揮灑開來呢?Umbreit圖書零售、物流批發公司的總經理湯瑪思.貝慈(Thomas Bez)從柏林觀眾席中提出,為什麼我該將這些假設性的未來議題百分之百的支持呢?當時,主持會議的主持人無法一一回答這五十五項帶著預測研討性質的議題,這些數據僅是他們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從內部數據研判彙整推算出來的預估值。
我們目前所有的經驗和這些帶有爭議性的公論議題預測的情況顯然是有段距離。我們的出版社從一開始就與新科技為伍,我們提供不同數位平台電子書與PDF電子檔,這可也行之有年了;我們社內自己的程式設計師負責將所有企劃出版的新書目,除了紙本書之外,也同時將適合用於數位形式呈現的新書目,以電子書對外同時發行 ── 儘管如此,數位內容的銷售成績想要達到獲利的目標可還遠的很呢!紙本書想從已經流失掉的市佔獲得補償的心理,這根本就是難以想像的事情。我從業界同仁那邊聽到,規模比較大型的出版社對於數位出版投下的資本額是更加的可觀,可不,他們大咖數位產品的業績表現,也不見得會是漂亮到哪裡去啊!
到目前為止,我們德國圖書業得要認真的思考,在我們圖書業邁向未來美麗新世界之際,該如何將我們預期中的相信轉化成為可實現的策略,讓我們大家 ── 出版社、實體書店、圖書物流業邁向的是一條循序前進的美麗豐收之路。那些只會在原地踏步,嘴巴裡嘰哩咕嚕念咒語的人,難道走得到那裡去嗎?
下週,請期待書店專員露絲.克林肯貝格(Ruth Klinkenberg) 談談她對實體零售業新產品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