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與媒體公關發言人工作小組(AVP)將於元月27/28日舉辦發言人研討會,工作研討會擬定八大議題,其中一項就是討論「為社群中介媒體值崗的自由泳將」。史堤芬.麥爾(Steffen Meier)在這次研討會上擔任講師。他是屋默出版社(Eugen Ulmer Verlag)線上出版部主管。boersenblatt.net在本週週日專欄提出:有哪些看似的「細節」,是社群中介媒體無論如何都得要提高警覺的地方?史堤芬.麥爾說明如下:
他們現在在社群媒體的通路上活躍,不過幾乎沒有發生什麼樣的互動,同事們老是為此感到訝異。一個人得要具備毅力、深呼吸、還得願意付出事前的準備功夫:根據一項研究,以及以個人線上的實務經驗得知,社群使用者之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屬於被動討論型,他們並不需要去活絡社群網頁的溝通討論;有百分之九的人只是偶而的參與一下討論;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才是真正參與討論的積極行動派。而您只能跟這百分之一的使用者,進行有意義的真正溝通討論。這得看「批評群體」得多到多少,方能對粉絲造成何種程度的影響,不過,在這百分之一的溝通討論人當中,您尤其得和對的人來進行討論,這就像具有加乘效應,與帶有社群影響力的人。
請您別濫造垃圾 ── 如果您現在回說:我壓根就不會這麼做。那麼請您這時就要深思,社群媒體使用者會如何感受您在社群媒體所進行的溝通討論:出版社認為,他不過只是Po出一項產品訊息 ── 但從社群媒體使用者這邊來看,這些的溝通就會當作是毫無用處的廣告。您應該要常常讓社群使用者產生一種附加價值感,這就好像,提供他們一篇相關內容連結;要不,就是轉到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相關連結;再不然就是給他們答案的提示與建議等等。
請您在社群媒體進行溝通時,保持自己真實的一面。您在社群媒體上所扮演的中介角色,不外乎是與您的目標族群進行討論。當您在社群媒體上,以特別誇張、做作、炒做、或是類似花招進行溝通,社群媒體使用者馬上就能注意到您在做什麼。
一項嚴重的錯誤常常出現在見解上,社群媒體被人視為是廣告的彈性區域。社群媒體並非是用來當作銷售的管道,而且,您若允許以公司名義在社群平台上發言討論,這時,也請您不要以個人名義來註冊公司網站。請您深思:社群媒體是在進行溝通討論,社群使用者不希望和一家沒有人情味的公司進行溝通討論,而是人與人間的溝通交流。
有太多人常常忽略社群平台的特性,舉例來說,在社群媒體的粉絲頁就不該出現抽獎遊戲,這也違反臉書與Google+的商業使用條約,若是您要玩抽獎遊戲,頂多就在應用程式上作出連結、或是在自己的網頁上;要不,就是在部落格內提供抽獎遊戲的連結。在違反規定下,最蠢的例子,就是把自己反鎖在社群平台外。
請您仔細的考慮,您自己設定的目標有哪些?不過,請您也要準備好有足夠的資料來源,還有準備一定的預算支出。並且請您檢查:在自己想要有所行動的地方,您的目標族群是否也在哪裡。
至於您所負責的討論內容、溝通日期、或是政策:從事社群媒體討論的同仁,是否得在公司溝通,並與公司作出連結,否則,您在碰到具體的專業問題時,頓時就不知所措的愣在一邊 ── 從溝通的反面來看,就讓人看到您避而不答。
請您不要自己獨自一人依賴社群平台,就好像是臉書,Google + 與 Co.,您最好是將社群平台的使用者連結到您自己的網頁與自己的部落格上。最後,我要提醒您:請注意著作權 ── 在線上,如果是在著作權相關使用方面,許多同仁會理所當然的謹慎處理,因為您若毫無顧忌把圖片「借用」過來,這卻可能引起不良後果。一次侵害著作權,不是一家出版社、或一間書店所能承擔得起這樣的後果 。
出版社與媒體公關發言人工作研討會,將於1月27/28日兩天在美因茲AVP會議室舉行,由史堤芬.麥爾(Steffen Meier)主持這場「為社群中介媒體值崗的自由泳將」。進一步資訊,請您進入相關連結http://www.avp-netzwerk.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