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該訂統一價嗎?如果這個答案是肯定:有誰知道書籍統一價的意義何在?eBook 董事長羅倫茲.柏許(Lorenz Borsche)在致給「敬愛的出版發行人」的一封公開信中,針對書籍統一價(Preisbindung)主動出擊:
在德國圖書業年度高峰會議「柏林書商大會」的協會總集會上,羅倫茲.柏許提出建言(請見boersenblatt.net文章)── 每家出版社應該在企劃出版書頁內加印這句「遵行圖書統一價」的行規標語。
羅倫茲.柏許致「敬愛的出版發行人」的一封公開信內容:
「敬愛的出版發行人,我們從市調結果的數據上,看見事情徵兆已經很明顯:受訪讀者中,只有百分之十七的人知道圖書是統一價格 ── 不過,倒是有百分之四十六的讀者認為,現在在網路上購書,價格肯定較便宜 ── 這項數據援用圖書報導(buchreport)雜誌委託「emnid」市調研究機構調查結果,我們得知,這樣的數據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後果?這對圖書業全體來說,肯定不是好消息。我引用德國歷史前趨勢思想家、數學家、德文箴言創始作家喬智.克里思多夫.李希騰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說的一句話:害怕讓自己去想像、去思考什麼是該做的事,害怕的本身可正是自己所做最糟糕的事啊!因此我們不該碰到事情來臨時就害怕退縮,而是要去挺身處理、 解決。那麼,我們該要如何處理書籍統一價問題呢?難道要像某些書店業主高調要求那般,打書籍統一價的廣告宣傳戰(Werbe-Kampagne für die Preisbindung)在聯邦各地來個掃街大行動?之前,大家為了「圖書遵行統一價格」的定義,以及該要如何實施這制度而爭吵不休;文宣廣告之後,在公開檢討會上,對於「圖書遵守書籍統一價」的意義與目地進行公開檢討的聲浪中,竟是讓撻伐公共支出的百萬文宣經費給模糊了檢討焦點 ── 究竟統一書價文宣廣告在執行上能發揮出的效果有多少?
敬愛的出版發行人,請您讓我們將統一書價對向讀者們曉以大義吧,怎麼說來,讀者已經是在傾聽我們在說什麼了啊:就在書裡!不過,也只有出版發行人,就是您啊,才能發揮出這樣的執行效果!讓人高興的是:在網路線上,也要為「圖書遵行統一書價」的這項訊息一起行動,這會隨著產品讓所有人都知道。這麼做,一來,不需要佔用馬路看板位子,也(幾乎)沒有額外成本支出。甚至,這還不需我們在討論會上公開討論「圖書遵行統一書價」的種種面相,就像我們是不是在廣告支出付出太多成本!而每本書裡,您加印「圖書遵行統一書價法」的這句話,無形中就會轉化成「集體潛意識」── 「新版書, 不論在哪裡,買到的價格通通是一樣!」請出版發行人未來出版每本新書(這也包括每本電子書)的顯眼位置上加印這句標語,這麼一來,這句話的力量就會隨著書本傳遞而普及開來,這是對書店業主的請求,喔,不!這應該是對出版發行人,當您在和為您銷售 貴社出版品的書店人員互動時,您自己得對「圖書遵行統一書價法」有個起碼重視 ── 就在彼此的相互興趣上!只有在出版發行人與書店業主配套合作時,這才能讓集體潛意識浮出抬面!
對於「新版書,不論在哪裡買到的價格通通是一樣!」,這句標語是否形容的貼切,這當然需要讓大家公開討論,這是無庸置疑的。單單憑著這句標語是不夠,這句話我們有解釋它的必要性。能讓書店人員的「身體與心靈」真正領悟到在「書本頁數」裡加註這樣訊息的意義,我在這裡要提出幾點想法建議:
* 為什麼不是不同的標語?
* 為什麼不是用卡通方式?
* 或者:為什麼不是讓獨立實體書局工作小組(AKS)、或是零售書店委員會、或是圖書市場來個公開徵文招標競賽呢?
在這裡,我要補充說明的是:像是「圖書遵行統一書價法」的這類徵文比稿競標比賽,或許我們可以讓協會來贊助,在圖書業界之外,專業級的廣告設計人才也有意願來比稿參賽?這麼一來,出版社就能從參賽比稿作品中,挑選出意氣相投的文宣作品?如果像是:「新版書,不論在哪裡價格通通是一樣!」提醒讀者這句標語真正出現在每本書中時,這樣的訊息傳遞力量會比起每一次投下昂貴的公共廣告文宣成本,肯定有力量的多。公共廣告文宣的熱潮一旦過去,就在大家把文宣內容丟到腦後的時候,這時,這對書籍來說,不管是新書、還是舊書都還是在讀者身邊 ── 一直是同樣的標語訊息留在書頁內、訊息也會一直不斷隨著讀者翻閱書本時再度活現出來。
至於一句文宣建議(推想可能是有點太長,不過我喜歡把它當成是吸睛,還有/或者是能夠成為別人可理解的文字源頭。)我想立刻提出我的幾點建議:「新版書, 不論在哪裡買到的價格通通是一樣!」書籍與其它產品的價值可是不一樣:書本中載有作者的創意心血、有我們時代文化中的知識與精神;書籍能讓我們讀上癮、也能讓我們解悶消愁;不過,這當中當然也包括知識的傳授與建議 ── 在我們周遭這可是觸眼可及,所以,從印刷廠剛剛推出上市的新書,按照遵行圖書統一價格的行規,不論新書是從哪裡販售出去,價格通通都一樣 ── 也就是說,書友在網路上購買和鄰街巷口小書店買到的書都是一樣價格;書友在市中心的大型百貨書店買到的書,也和位在郊區草地邊的購物中心同樣的價。
對於圖書統一價格來說,雖然也有例外情形,這好比是印刷、裝訂出現瑕疵的問題;或是書籍(過期)的舊版書;不過,這種機率幾乎微乎極微。對書友來說,新書對您的意義是 ── 您在沒多想一秒情況下 ── 就逛到直接讓您生出愉悅購書的老地方,這就好像可能是鄰邊巷弄的小書店、也可能在四通八達的國際網路書店、在市中心逛街的書店座標、或是郊外大型的採購中心。書友大可不用擔心:新鮮上架的書籍,不論是在哪個賣場,價格常常都是一樣!順便附帶一提:在販售書籍的商店內,在奉行統一書價法約束的書籍當中,在暢銷書類裡只有極少數的書價是比較便宜,但是絕大多數其它的書仍是保持一貫價格沒變。
不過,有些其它地方的書店,並沒有這項固定書價行規:像在瑞典,這樣的書店就有四分之一之多;在英國,圖書價格還貴了百分之八 ── 雖然他們選擇要這麼做,讓人看到就在哪裡「大多數的女/男作家的目前經濟收入情況比起廢除書籍統一價格前變的反而比較差!」(見Prognos AG, 2000)
作者、出版社、大多數的書友、當然還有書店,在過去都是價格戰場上的受害者── 卻是把便宜拱手讓給了,就像超市這類的商家;所以在我們德國這裡就出現統一書價(Preisbindung)法的行規。這能促進多元文化開展、嘉惠讀者、有利公平價格交易、也有利於您。
請您讓我為本文總結報告:敬愛的同業們,我援用前面提到Prognos AG為瑞士進行廢除圖書統一價行規對未來圖書市場將會造成何種影響來看,就從這上頭看出,為什麼我們應該要一起將圖書統一價積極朝向我們的顧客、書友們推動,讓這觀念普及開來:這次調查架構是在方法論的安全性上所得出的學術評價;至於廢除圖書統一價的優缺點,究竟孰勝、孰劣?這原非委託Prognos AG調查圖書統一法的調查主調。過去幾個月當中,Prognos受聯邦之託,要評估文化發展的可能性,讓圖書統一書價議題在瑞士從各種角度切入,讓各方人馬密集討論文化的各種面向,這,過去從所未見!因為這個緣故,在看不到還有委託計劃案情形下,Prognos要對統一書價優缺點作出學術評價,這對Prognos來說是一件值得關注的議題;就在Prognos執行調查統一書價專案尾聲中,讓專案委託人瞭解到實施統ㄧ書價會伴隨哪些結果:按Prognos推論結果,實施統一書價體系會出現的缺點(提高大多數書目價格、加速書籍零售交易集中化過程、物流運送服務降低服務功能、不利在地文學創作發展、德國與奧地利實行圖書固定價格體系);優點(暢銷書價格降低、激化競爭力),佔上風(……)。
P. S.:當然,所有行文或是聲明文字得在奧地利、瑞士律法在合情合理行為之下,對統一書價法予以合理酌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