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9

書店之死 ── 世上到底有沒有姜太公呢?

拜託啦!人家還有一台烤書麵包機

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編輯塔瑪拉.懷思(Tamara Weise)認為:「在這個時候,連鎖店業者可不是讓人羨慕的對象,他們碰到的麻煩可比成功多的多,況且還得忍受各方譏諷的洗禮。」 

我就舉個例子來說,法蘭克福彙報(FAZ)的經濟專欄編輯就這麼形容妮娜.湖根度白(Nina Hugendubel),她在引領一個「步伐走的有些踉蹌的帝國」。報紙對「書店之死」(但只用在大咖業者的身上)費盡心力,把新鮮剛送抵的附帶零售商品給標上「廢話」與「胡扯」的辛辣字眼,卻是大把的吸住讀者(還有消費者)的眼球,然後就看到他們成群結隊朝著一個方向前進,有些人是往比較小的店家走去,而大部份的人,還是朝向亞馬遜的方向前進。

到了後來,統計分析結果揭曉後,問題就像水晶般似的不留給人顏面,顯然這就讓人看出問題就出在自找罪受上。書店業內連鎖大咖,就像是泰禮雅(Thalia)、德國書籍商貿控股公司(DBH)、梅耶許家族(Mayersche),以及其它書店體系,在當前這個時候,為了拓展連鎖勢力在奮力打拼,儘管給人看似盛氣凌人的霸氣,不過,他們還是各有「一本難唸的經」。沒有找到智慧之石的人,就不該有人跳出來指責:世上沒有智慧之石吧!

您若是把視角投向國外時,眼前的情勢就變得清晰可見。一個人要是第一眼望出去,不論是看到了法國、愛爾蘭,或許也包括荷蘭也好,現在不管是哪裡的書都變輕多了,這對連鎖業者來說,也是如此(在這裡,就只有波蘭的Empik是個例外)。法雅客(Fnac)在法國,除了賣書、音樂CD、DVD、播放器之外,現在也還加上了烤麵包機、杯子碗盤;愛爾蘭的Hughes & Hughes書店還是繼續盼著非書類族群上門光顧。在荷蘭,MA-連鎖業者和生活風格類的書店連鎖夥伴(De SlegteSelexyz)一起併肩作戰。在他們這些行動的背後,難道是真的毫無意義嗎?

連鎖業者在經營上可能會犯下錯誤,當中的幾位業者,也許甚至就這麼從市場上消聲匿跡 ── 這個原因可說是,他們現在的經營概念讓人感到太安靜,沒讓自己跟上時代腳步一起走。不過,讓人可想而知的是:連鎖店體系看得到前景,而圖書業也是如此。

以上進一步內容,請查尋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第16期,18/19頁,文章標題:「我們也還有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