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8

2012年,書市逆轉時刻到了!

若是書市榮景結束,後續會怎麼發展?

書市交易顯然處在過渡階段 ── 就像在和書市營收榮景告別似的。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編輯克莉絲汀娜.舒特 (Christina Schulte) 認為,「圖書業承認書市交易處在萎縮時刻,多少還帶著點如釋負重的味道。」

市場景氣看好,圖書業算得上是市場上的寵兒,至少,從市場規模上來看是這樣的。就算碰上市場危機的那幾年,財報營收還能繳出微幅上漲的成績。然而時序輪轉到了2011年,這股上漲趨勢出現逆轉 ── 財報年底總結,竟以負1,8%下跌見收,到了2012年前一季,讓人約略感受出書市彌漫一股暫別營收成長的氛圍,轉向萎縮的變型階段。商業新模式,營收下滑,並且先會見不到利潤回收,對此,大家卻已有共識。

書市處在這樣的過渡階段,到底還會發生什麼事?在創意主導下,圖書業該如何運用人才、產品、以及展現風格呢?起碼,這也該是心理層面時刻,自己清楚理解、承認書市的風向球在轉變;而這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瞭解,市場目標達成只是少掉一個數字,這樣的認知,也多少含著一點如釋負重的味道,把壓力釋放掉,將重心放在可行的事情上。

圖書企業管理的知識學問清楚探討到書市該如何調整最佳營收問題,圖書業的整體架構流程鏈與調整後的影響息息相關,圖書業內,所有現有人才,哪些的產品有待研發,銷售店面大小,產品形成的要素的任何一種方式都在跟隨新架構條件一起動。目前為止,用來形容企業管理的這些術語是各有擅長。圖書業就如出版業一般,對於帶有威脅性質的管理概念,好比店面整頓、免職解雇、出版計劃縮編等等,在業界是真實在上演。至於其它方面,幾乎還不好說出口,用的仍是保留的含蓄語句,就只能說,書市面臨困難處境,是業內自行造成的問題,創意企劃舉出休止牌、不然就是用,這是書市最佳化的潛在空間來形容書市轉型時的渾沌時刻。業界找出清楚字彙,該以什麼樣的策略應變思考 ── 是目前的當務之急。業界人士對成功價值的標準,在未來不會和營收成長作出如此密切的連結,讓人能夠肯定的是,評價成功的標準會是在別的價值觀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