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的火車列車,是否朝著閱讀費率的方向駛去呢?
電子書在書市上,借閱電子書的費率模式是否是業界重要的潮流趨勢,而出版社是否得要研發出新商業模式來順應這股趨勢?彼德.史密德.麥爾(Peter Schmid-Meil)在數位出版工作小組(簡稱AKEP )主導電子書任務,並擔任Franzis出版社電腦與攝影書系的主管。以上提問,由他在文章中作出說明,Boersenblatt.net就以他的這篇文章作為「AKEP:你問我答」專欄的前鋒。
電子書在書市上,借閱電子書的費率模式是否是業界重要的潮流趨勢,而出版社是否得要研發出新商業模式來順應這股趨勢?彼德.史密德.麥爾(Peter Schmid-Meil)在數位出版工作小組(簡稱AKEP )主導電子書任務,並擔任Franzis出版社電腦與攝影書系的主管。以上提問,由他在文章中作出說明,Boersenblatt.net就以他的這篇文章作為「AKEP:你問我答」專欄的前鋒。
若提到電子書的營收,這列火車該稱得上是蒸氣級的老爺車,而不是ICE特快火車。若是您得對一種商業模式詳加考慮,在此之前,手中可支配的條件有哪些。誰要是想要提供電子書閱讀費率,這就要問內容,也就是電子書是在哪。出版社在市場上供應電子書的時間還不算久,所以在這裡就會問,後續的築基工作是什麼,也只有從墊定基礎著手,電子書的基本商業模式才能在傳統的個別下載銷售中帶出利潤。
電子書閱讀費率在德國,以目前而言,基於圖書業實行圖書約定價格的規定下,就只能走後門才有辦法實現。喜愛看電子書的書友,就好比,書友雖然能在Skoobe.de平台內,從Holtzbrinck、Bertelsmann、Bastei Lübbe供應書目中,借閱想要看的電子書,不過這並非在出售電子書。
Spiegel.de為明鏡暢銷排行榜(含精裝本與口袋本)進行電子書供應統計測試,在Skoobe平台內所提供的電子書,被拿來和libreka、Amazon Kindle,以及Bücherhalle Hamburg的借閱服務進行比較。您能很快就從統計圖示表上一眼看出,有出版大咖支撐的Skoobe,顯然是沒有多少的電子書目。書友若是跟著S. Fischer、Rowohlt、Droemer Knaur、Goldmann、Heyne出版社,以及Holtzbrinck、Bertelsmann旗下的出版書籍一起走,就能享有Skoobe提供借閱的好康服務,但是書友若是想要借閱其它家的書怎麼辦?
出版社的手中有搶手的出版品牌,這對於電子書供應商而言,就好比對Skoobe來說,肯定是能拉攏書友上門的一步活棋,自有電子書還能作出專屬陳列。不過只要來自所有出版社出版品的「真正」費率,就好像英語電腦出版社以PacktLib為名的平台上,對外供應的一樣,這在德國並非合法,這樣的商業模式也不適用在圖書業。光是為App程式設計的技術研發、客戶數據管理、圖書作者售出計量等等的研發支出,Skoobe可能得要支出更多的成本,而這些成本支出,又比起某些小型出版社的年度營收還要來的高。
無論怎麼說來,圖書業是以合理的角度來看Skoobe,我們所有的人都在引頸期盼,所有的商業模式真正開始運作時,到底書友會怎麼說!